2020/樂農生活 協助小農行銷宣傳
前言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連續6年於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公益活動,設立 「地方創生社企—願景工程獎」,提供獲獎單位15萬元獎助金。本報記者採訪本次初審入圍個人及團隊,他們的故事,11月1日起連續2天在北宜花版報導。11月1日起,民眾可上網https://www.taishincharity.org.tw/投票,決定獎金捐贈對象。社會企業「樂農生活」創辦人林學賢推廣頂樓農場,建造南海16田園城市示範基地,透過離地栽培技術,大樓屋頂直接變成菜園,並在社區開設課程,讓地方小農與住戶建立關係、提供銷售平台,也協助中高齡退休族透過園藝,讓退休生活更快樂。
林學賢本為農家子弟,叔叔、父親都是自耕農。他從事不動產代銷業時,見許多退休族買了農場、民宿,卻不懂如何經營,甚至因此田園夢碎,在協助籌設、規畫、宣傳農場或民宿時,建立地方產業、小農重要人脈,成為他往後創辦樂農生活的基礎。
林學賢說,成立樂農生活有3個主要目標,就是解決空間、人力及產業活化。空間活化做頂樓農場、 示範基地及綠美化;人力活化是訓練退休族從事農業、園藝工作;產業活化則是協助農地、民宿規畫,以及利用示範基地、市集提供小農銷售平台。
「與一般景觀公司最大不同,我們著重食農教育,進而幫助小農,不只做綠美化而已。」林學賢說,協助小農時常因「認知不同」溝通困難,老一輩認為只要產品夠好就能賣出去,但現在電商著重高利潤低成本,有機、無毒農業根本無法競爭。
透過食農教育、頂樓農場及地方創生,林學賢與小農成立互惠關係,把小農產品帶進都會區,並建立銷售平台;他在社區舉辦園藝相關課程,小農則成為專業講師,進而建立長期銷售管道,也凝聚社區住戶向心力,讓地方長者透過園藝有更多連結。
林學賢與地方小農互動長達10年,主要協助對象遍布雙北及桃園,除提供銷售平台,也幫忙訓練小農行銷、宣傳及包裝概念。至於地方創生,已在北市中正區社區扎根已久,設置2個示範地點,南海路示範地作為商業用途,舉辦常態市集,廈門街示範基地則舉辦課程活動,增加居民互動。
相關新聞
Lita Cafe 盼多1輛貨車 協助失智者
2020-11-03護育溪河 「斜槓生活」做蘆竹吸管
2020-11-032020/樂農生活 協助小農行銷宣傳
2020-11-012020/鍾欣原助原青回家 傳承部落文化
2020-11-012019/以樹養球 他盼造亞洲首座森林足球場
2019-11-022019/木屐寮生態育蝶 環教培養小志工
2019-11-022019/文樂部落友善工藝 打造環保藝術村
2019-11-012019/提倡利他社會 賣咖啡盈餘做公益
2019-11-012019/無毒杭菊復興產業 推廣無塑育苗
2019-11-012019/園來我們同一傢…園藝結合家具產業
2019-10-312018/北市文化探索協會 幫有機小農找通路
2018-11-052018/發展樹經濟 扶植偏鄉足球隊
2018-11-022018/麻煩小天使的蔬果 「您農我農」推一把
2018-11-012018/螢火蟲公益書屋 種菇創生
2018-10-312018/她推「緩緩農作」 夢想造有機村
2018-10-312018/這家社企 想為台灣種3千萬棵樹
2018-10-312018/台新愛的力量 開放網路票選
2018-10-312018/第九屆台新農業社企獎 獎金30萬 歡迎提案
2018-08-142017回響/小鸚鵡愛種樹 荒地變綠地
2017-11-032017/打手機鄒 改變部落 想建冷藏室
2017-11-032017/農耕慢活 繪本得獎 踩出有機夢
2017-11-032017/工程師從農 傳授少年接班
2017-11-022017/高食安蔬果 灌溉比照人體循環
2017-11-022017/瑕疵蔬果變果醬 催生處理廠
2017-11-012017/廢棄梨梗做筆 創意解決空汙
2017-11-012017/台新農業社企獎 獎金30萬 歡迎提案
2017-08-032017/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贊助台新社福獎助 歡迎提案
2017-07-262015/台新「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開放提案
2015-09-162015/台新「愛的力量」 增農業社企獎
2015-09-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