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她推「緩緩農作」 夢想造有機村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連續四年於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公益活動,設立「農業社企—願景工程獎」,提供獲獎單位15萬元獎助金。
本報記者採訪本次初審入圍個人及團隊,今天在雲嘉南B2版報導他們的故事。
11月1日起,民眾可進行網路投票,決定獎金捐贈對象。www.poweroflove.com.tw
一個都市女孩王立俞,3年前來到雲林虎尾,跟著有機農業達人王玉彰習農,天天與瓜果蔬菜為伍,發現想要達成有機村夢想,絕非蒙頭種田抓蟲或到市場拚命叫賣就好,「消費端決定生產!」她認為改變消費才能改變生產,於是研創一套淺顯活潑教材,與生活連結,期待用思想實現農業夢。
把皮膚曬黑當成生活享受,和農作物一起抵擋刺骨寒風,是對土地的愛,抱著這樣夢想,王立俞大學視傳系一畢業就下鄉習農,夢想打造從耕作到餐桌的有機村。
被師父王玉彰誇讚「是個有思想的農夫」,王立俞在雲林3年,農村生活腳步沒停過,除了在農場耕作,農暇就接夏令營活動走進校園,也主持各種有機農業活動,活躍於雲林的青農界。不想一輩子朝九晚五,老死在辦公室的王立俞,找到踩泥種菜的快樂。
「只有慢下來,才能看見真實的美好。」王立俞希望用最慢的方式,吸引被陷在快節奏的裡的都市人,來造訪農村。以這樣的創新學農理念,她每天天未亮就隨著王玉彰荷鋤下田,她說,自己不是來賣體力學種菜,而是想帶進年輕人對農村進化的嚮往;慢活人生應該實踐在農耕之上,透過農產市集、親子工坊創辦「緩緩農作」。
種菜不應只為賺那一百元,而是讓更多人健康,3年下來她體驗了買菜人和賣菜人對有機農業的認知差距,「農民汗水不應如此廉價」,於是積極參與農管行銷和社企育成計畫,爭取並投入校園食農教育。
「只有改變吃菜人的想法,才能改變種菜人,進而改變農村」,王立俞說,目前兩個成功的有機村在花蓮、宜蘭,如果雲嘉南西部平原能出現有機村,對人和環境甚或台灣農業的健康有很大助益,「這必須從落實食農教育根本做起」。
她設計淺顯易懂的遊戲卡或迷宮,引起學生興趣,例如知不知道常知的地瓜葉是哪一種地瓜的葉子?每一種地瓜葉子都能吃嗎?把日常作物透過迷宮玩樂,得知菜怎麼種、如何選擇。
都市孩子不一定要學種菜,但要學會選擇吃什麼菜,大人也是一樣,建立消費端正確概念後,自然會去影響生產端進而改變農村。
相關新聞
Lita Cafe 盼多1輛貨車 協助失智者
2020-11-03護育溪河 「斜槓生活」做蘆竹吸管
2020-11-032020/樂農生活 協助小農行銷宣傳
2020-11-012020/鍾欣原助原青回家 傳承部落文化
2020-11-012019/以樹養球 他盼造亞洲首座森林足球場
2019-11-022019/木屐寮生態育蝶 環教培養小志工
2019-11-022019/文樂部落友善工藝 打造環保藝術村
2019-11-012019/提倡利他社會 賣咖啡盈餘做公益
2019-11-012019/無毒杭菊復興產業 推廣無塑育苗
2019-11-012019/園來我們同一傢…園藝結合家具產業
2019-10-312018/北市文化探索協會 幫有機小農找通路
2018-11-052018/發展樹經濟 扶植偏鄉足球隊
2018-11-022018/麻煩小天使的蔬果 「您農我農」推一把
2018-11-012018/螢火蟲公益書屋 種菇創生
2018-10-312018/她推「緩緩農作」 夢想造有機村
2018-10-312018/這家社企 想為台灣種3千萬棵樹
2018-10-312018/台新愛的力量 開放網路票選
2018-10-312018/第九屆台新農業社企獎 獎金30萬 歡迎提案
2018-08-142017回響/小鸚鵡愛種樹 荒地變綠地
2017-11-032017/打手機鄒 改變部落 想建冷藏室
2017-11-032017/農耕慢活 繪本得獎 踩出有機夢
2017-11-032017/工程師從農 傳授少年接班
2017-11-022017/高食安蔬果 灌溉比照人體循環
2017-11-022017/瑕疵蔬果變果醬 催生處理廠
2017-11-012017/廢棄梨梗做筆 創意解決空汙
2017-11-012017/台新農業社企獎 獎金30萬 歡迎提案
2017-08-032017/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贊助台新社福獎助 歡迎提案
2017-07-262015/台新「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開放提案
2015-09-162015/台新「愛的力量」 增農業社企獎
2015-09-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