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農耕慢活 繪本得獎 踩出有機夢
雲林縣有機達人王玉彰夢想建造從耕作到餐桌的有機村,但步子走得艱辛;三年前闖進了一個淘氣女孩王立俞,改變了一切。雖是都市人,王立俞卻滿身農作細胞,談起種菜、施肥,精神全來,讓上了年紀的王玉彰也跟著精神起來,感覺離夢想愈近。
在台中市住了20多年的王立俞,怎麼也沒想過會跑到雲林種菜。「一切都是老天安排!」她說,3年前為完成台中嶺東科大視覺傳達系畢業作品,和4個同學到苗栗、雲林、彰化偏村打工換宿,體驗3個月鄉村生活,以農村背景完成「培根誌」繪本作品。
曾獲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銀牌、入圍新像攝影大賽的王立俞,嘔心瀝血的「培根誌」未獲國內賽事評審青睞,進軍國際後,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競賽最佳獎,也改變她的人生。
或許因高中讀過農經,王立俞對農村比其他同學更有親近感,加上培根誌催化,讓她對土地關懷有更深感觸。在水泥叢林環伺的都市,她感覺失去在農村生活的那份喜悅與真實,「我不想一輩子朝九晚五,老死在辦公室內。」畢業後,她回到雲林,重新找回踩泥種菜的快樂。
「她不只是賣體力學種菜,而是帶進年輕人對農村進化的嚮往。」王玉彰說,這個充滿活力的女孩認為慢活人生應該實踐在農耕之上,透過農產市集、親子工作坊等方式,開始創辦推廣「緩緩農作」,實在了不起,是有思想的農夫。
「只有慢下來,才能看見真實的美好。」王立俞以這樣的創新學農理念,每天清晨天未亮就隨著王玉彰荷鋤下田,翻土播種、除草施肥樣樣行,更樂在其中,堆肥再臭都覺得芬芳,烈日再炎熱,也能享受汗滴禾下土的美麗。
她不僅種菜,還常頂著烈日推著菜車四處賣菜,體驗從買菜人到賣菜人的差距,心想「農民汗水不應如此廉價」。於是開始學習通路管銷,積極參與各種農管座談和社企育成計畫,爭取農委會食農教育計畫,投入校園農耕教育,往下扎根,她也終於了解到師父王玉彰為何願意花數十年時間,為有機村夢想打拚。
「緩緩農作是有機村形成的平台」偶然闖進農業世界的王立俞,從用筆畫農到務農,短短三年洗鍊出成熟與幹練。她說,把皮膚曬黑,是一種生活享受,和農作物一起抵擋刺骨寒風,是一種對土地的愛。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連續3年於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公益活動,設立「農業社企—願景工程獎」,提供獲獎單位15萬元獎助金。
本報記者採訪本次初審入圍個人及團隊,他們的故事,昨天起連續4天在全台焦點B1版報導。
11月1日起,民眾可進行網路投票,決定獎金捐贈對象。
相關新聞
2019/以樹養球 他盼造亞洲首座森林足球場
2019-11-042019/木屐寮生態育蝶 環教培養小志工
2019-11-042019/文樂部落友善工藝 打造環保藝術村
2019-11-042019/提倡利他社會 賣咖啡盈餘做公益
2019-11-042019/園來我們同一傢…園藝結合家具產業
2019-11-042019/無毒杭菊復興產業 推廣無塑育苗
2019-11-042018/北市文化探索協會 幫有機小農找通路
2018-11-032018/發展樹經濟 扶植偏鄉足球隊
2018-11-012018/這家社企 想為台灣種3千萬棵樹
2018-11-012018/她推「緩緩農作」 夢想造有機村
2018-11-012018/麻煩小天使的蔬果 「您農我農」推一把
2018-11-012018/螢火蟲公益書屋 種菇創生
2018-11-012018/台新愛的力量 開放網路票選
2018-11-012018/第九屆台新農業社企獎 獎金30萬 歡迎提案
2018-08-142017回響/本報願景工程 資助農業社企團隊
2017-12-172017回響/小鸚鵡愛種樹 荒地變綠地
2017-11-032017/打手機鄒 改變部落 想建冷藏室
2017-11-032017/農耕慢活 繪本得獎 踩出有機夢
2017-11-032017/工程師從農 傳授少年接班
2017-11-022017/高食安蔬果 灌溉比照人體循環
2017-11-022017/瑕疵蔬果變果醬 催生處理廠
2017-11-012017/廢棄梨梗做筆 創意解決空汙
2017-11-012017/台新農業社企獎 獎金30萬 歡迎提案
2017-08-032017/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贊助台新社福獎助 歡迎提案
2017-07-262016回響/從燒光戶頭到提供認股 小夫妻攜手助小農
2016-11-212015/台新「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開放提案
2015-09-162015/台新「愛的力量」 增農業社企獎
2015-09-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