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社規師回故里 書寫百種北大同
吳思儒:老社區也將因都更改變,覺得有人應該站出來,為保存歷史努力。
在大同區街頭巷尾,不時可看見一位身著襯衫、皮鞋的年輕身影穿梭其間,社區規劃師吳思儒不厭其煩地和社區居民解釋,北大同在都市再生計畫中可能面臨的改變。34歲的他大學畢業後長期在萬華從事社區營造,幾年前突然有感,「應該為自己的故鄉做點事」。
萬華待十年 這次為家鄉
吳思儒在求學階段對建築特別有興趣,畢業後經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輾轉到了萬華的華江社區從事社區營造。起初居民不看好他,覺得「又是一個碩士生、每年總是來來去去」,他驕傲地說,現在常有人看到他便笑問「你怎麼還在?」到現在10年了,他仍為萬華的學生講述河岸文化。
在萬華待一陣子,吳思儒開始思考如何為家鄉做點事。在大同區長住30年,他驚訝地發現,過去從家門口就可看到同學家,現在卻被高樓阻擋了記憶中家鄉的風景。這個老社區,有天也將因都更改變,他忽然覺得有人應該站出來,為保存歷史紋理而努力。
寫故事風景 留大同記憶
有了決心,吳思儒開始拜訪耆老,採寫「北大同100個故事」,寫人物、寫風景,盼在萬丈高樓平地起的趨勢中,盡力抓住消逝中的「大同記憶」。
吳思儒在今年初得知北市府遴選大同區社區規劃師,不多加思考便投身其中,他說,左鄰右舍看著他長大,里民隨口提到的地點,都是他熟悉的社區角落。他日復一日走訪鄰里,扮演政府與里民間的橋梁,耐心地和里民解釋淡水河岸的跨堤景觀長廊、轉運站與特色民宿等大同區未來面臨的變化。
吳思儒說,擔任社區規劃師至今,許多里民總是好奇問他,為何都更的過程中,要花心思琢磨過去的事。他認為,理想中的大同區應是新舊並陳,地方的發展脈絡不該被隨著拆除的紅磚瓦房一起遺忘。他頓了一會,笑說「我無法形容,但這些故事應該被記錄」。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相關新聞
回響/工程師返鄉創業 賣手作糕點
2015-10-30回響/閒置空間將盤整 給返鄉青年用
2015-10-21回響/報導家鄉事 換臉書接棒
2015-10-20基隆/他們用漫畫、戲劇與歌曲動手改造基隆
2015-10-19基隆/基隆少女之父 動漫行銷故鄉
2015-10-19基隆/熱血社運分子 守護文史記憶
2015-10-19基隆/譜曲作詞名家 音樂譜寫故鄉
2015-10-19基隆/讀演劇人導演 散播藝術種子
2015-10-19苗栗/滋養山城!還鄉幸福 現正進行中
2015-10-19苗栗/工程師種田傅兆銘 微電腦點亮龍洞
2015-10-19苗栗/技藝po網 藺編跨出國門
2015-10-19苗栗/「後龍大小事」社群串連軟實力
2015-10-19苗栗/Hostel以工換宿 深度導遊南庄
2015-10-19苗栗/日做16小時 蟬聯紅棗王
2015-10-19南投/就是愛南投!偏鄉展現翻轉力量
2015-10-19南投/鄉親當演員 為社區留紀錄
2015-10-19南投/檳榔攤老闆 臉書揪團愛水里
2015-10-19南投/雲端農民團 最潮的農夫
2015-10-19南投/堅持推廣歌仔戲 扎根下一代
2015-10-19南投/中興子弟兵 社造e起來
2015-10-19嘉義/新時代新力量 回鄉築夢分享愛
2015-10-19嘉義/引進世界藝文 妝點社區內在美
2015-10-19嘉義/重建老戲院 填補老家地圖
2015-10-19嘉義/為家族老店 留住世代口味
2015-10-19嘉義/這世人 作故鄉的孫仔
2015-10-19嘉義/把父親的田 玩成文創品牌
2015-10-19台東/透過社群爭取資源 台東遊子返鄉奉獻
2015-10-19台東/碩士農夫 社群行銷長濱米
2015-10-19台東/吐司達人 臉書湧入饕客群
2015-10-19台東/茶飲高手 厝邊店家幫按讚
2015-10-19台東/綠衣天使 LINE傳遞溫馨情
2015-10-19台東/大鳥歸巢 用鍵盤救部落文化
2015-10-19新北/青年還鄉追幸福 社群能量大集結
2015-10-18新北/新生代漁人 宣傳龜吼之美
2015-10-18新北/用心種出冠軍茶 組茶青團切磋
2015-10-18新北/文創手繪明信片 把台灣寄出去
2015-10-18新北/紙娃娃做動畫 引來鬼片挖「角」
2015-10-18新北/1支毒針頭 觸動他改造家鄉
2015-10-18新竹/幸福養分正發酵 在地行動齊步走
2015-10-18新竹/新竹縣13好市集 小農種菜上網賣
2015-10-1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