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震撼... 記者不拍了 投身偏鄉教育
「莫拉克風災的景像太驚人」,公益藝術家協會榮譽理事長張天雄說,而時任聯合報攝影記者的他感到相當無力,僅能用鏡頭記錄、無法做出改變,因而在2009年回到高雄與多位媒體攝影記者籌組中華藝術家協會,走入偏鄉、盼用攝影為他們帶來改變。
獲頒30萬圓夢基金 助偏鄉童自立善循環
元大文教基金會發起的「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屆,遴選出的六個單位透過「才藝、運動培養、科普教育、文創出版、社區營造、老幼跨齡服務」等面向幫助弱勢學習者圓夢成長,中華民國台灣藝術家協會今天獲頒文創出版獎,他們將利用30萬的圓夢基金,協助偏鄉學童出版「我和我的媽媽」,為自己籌募就學基金,創造自立的「善循環」。
「曾經採訪過921大地震,但莫拉克風災的景像更令我觸目驚心。」張天雄說,2009年的莫拉克不僅奪走逾600條人命,時任攝影記者的他參與小林村搜救、開挖的過程,「當時腳下踩的全都是罹難者的身軀…」,災民哭天搶地、等待直升機救援的景像深植在他心中,「似乎是老天爺暗示著我要做什麼改變」,災後他與一群走過八八風災現場的攝影記者籌組公益藝術家協會。
張天雄說,八八風災過後,短短時間內大量的「愛心」湧入,讓他開始懷疑這些愛心真的對災民有幫助嗎?「除了同情我還能做什麼?」
「偏鄉童與都市童 最大不同是沒學習欲」
「偏鄉孩子與都市學童最大的不同在於沒有學習欲望。」張天雄指出,他們的工作就是撒下攝影的種子,建構小朋友視覺構成的概念,透過辦展覽邀請他們走出偏鄉、出書。他舉例,他們協助的學校中有許多國小全校不到50人,但他們可以出書、做文創商品,透過版稅、文創商品拍賣後,還能浥注學校資金。
他表示,有一次他帶偏鄉孩子到台北與時任立法院長的王金平會面,許多孩子抱著王金平興奮地說:「電視上才看的到的人耶!」王金平也跟小朋友分享他擔任過老師的經驗。
張天雄說,日後他們不僅要持續協助孩子學習攝影、培養自信心,也希望培植更多在地的包括文創、藝術等產業,讓孩子留在偏鄉也能有收入,他期待,更多的公益團體能夠透過的他們的經驗複製到更多的偏鄉。
相關新聞
希望的翅膀 小筆友的美麗願景
2020-11-11實現陳爸生前夢想 台東「孩子的書屋」8月挑戰跨越中央山脈
2020-07-07開啟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 紀念林錫銘老師
2019-10-06學習知識已落伍 DFC:未來人才關鍵在解決問題
2019-06-01科學探討竹編抓獵物陷阱 原住民雲端科展今決選
2019-05-31教部編25億補助偏遠學校 非山非市國中小也有份
2019-02-23放棄當醫生!馮彥翔改任心理師在台東守護弱勢兒童
2019-02-01教師久留偏鄉 最多獲37萬獎金
2018-05-06師大生首拍紀錄片 奪「蹲點・台灣」大賞獎
2017-12-26送信到偏鄉 大小筆友分享愛
2017-11-25不要施捨 偏鄉童自立拚撕標籤
2017-11-22莫拉克震撼... 記者不拍了 投身偏鄉教育
2017-11-22翻轉偏鄉教育 中央祭出「久任獎金」留人才
2017-11-21孩子的書屋「陳爸」 拍廣告盼小額捐款
2017-11-07「讓願留下的好校長 有機會長期貢獻」
2017-11-01優秀偏鄉校長 可任12年
2017-11-01遲緩兒療育是國家照顧義務
2017-10-17學習型助理改稱「獎助生」 須加商保
2017-05-19校長:治標不治本 教團:建議給但書
2017-05-19保障受教權…偏鄉師擬綁6年才可調職
2017-05-19台東「孩子的書屋」賣咖啡了
2017-02-19唱出感謝的心 書屋孩子「出輯」
2016-11-27家鄉重創仍不放棄…台東孩子划獨木舟抵台北
2016-07-13海上看台灣… 書屋學生:美得像明信片
2016-07-12台東孩子獨木舟環島 遇颱不放棄
2016-07-12體重上百公斤 他獨木舟環島更愛台灣
2016-07-12獨木舟環島670公里 8弱勢生找到自信
2016-07-12偏鄉教育也要轉型正義 朝野大團結要立專法
2016-06-15感念幼時被老師當「寶貝」她退休當教育志工
2016-04-07香田國小發帖 「來為五斗米折腰吧」
2016-04-07生命帶領 散落在偏鄉的珍珠
2016-04-06師資流動 共享創意教學
2016-04-06偏鄉教育 從師資和政策著手
2016-04-06偏鄉師行政重 教部擬增教師員額
2015-12-04翻轉花東教育 「均一明門學苑」首度招生
2015-09-24小學中低年級 將增國語、數學節數
2015-09-19改善城鄉學習落差 4措施安定偏鄉教師
2015-09-19教育部動起來!5根紅蘿蔔 搶救偏鄉教育
2015-09-19民間熱血助學 偏鄉看見大希望
2015-09-189月19日偏鄉教育行動論壇 上網報名
2015-08-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