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噸滯銷食材成餐點 5萬老人吃得更好
搶救食物浪費是各國共同目標,台灣近年也由下而上掀起主張資源共享的惜食行動,特色是行動網絡化、地域社區化,供應品從早期的乾糧轉向生鮮、熟食,使用者從弱勢擴大為全民,還積極「策略聯盟」,期待他人複製愛心模式。
兩年前擔任台中霧峰公有市場管理員的龍步雲,是這波惜食行動的推手之一。他眼看市場攤商若沒賣完食材,常只能丟掉,動念為遭棄食材與需要者搭起橋梁。
小公務員 促成平台
他打聽到食物銀行歸市府社會局管,詢問熟識科員得知市場食材可提供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共餐,大膽詢問市場攤商自治會長成員有無可能捐出沒賣完的食材。在攤商熱情響應下,台中成立首處結合市場供給與社區關懷據點需求的「愛心食材交換平台」。
攤商愛心迅速蔓延,台中至今共有五間公有市場和周邊社區關懷據點合辦愛心食材平台。將成為第六處交換平台的大肚第一市場,攤商召開說明會時彼此提醒「壞的別拿出來,這些都要拿給家裡老人吃,不要讓長輩拉肚子」;年初開辦平台的梧棲公有市場,攤商每見關懷據點志工來收食材,常主動「加菜」,不少顧客還買菜放進食材箱。
攤商加菜 長者受益
眾多愛心食材讓老人餐點變得更豐盛,南簡社區天天供應三、四十位老人共餐,還幫十六位行動不便老人免費送餐,廚房志工媽媽指著熱騰騰的四神湯笑說,「這些內臟都是攤商送的」;社區餐廳裡,八十歲王伯伯說,很感謝攤商讓他們加菜,和鄰里共餐也比較不寂寞。
一份心意同時達成惜食、社區關懷、食材在地消費減碳。如今任職經濟部的龍步雲說,最要感謝的是攤商,也樂見類似模式複製到更多縣市及領域。
惜食行動 遍地開花
德國學生Stefan Simon去年贏得教育部台華獎來台學中文,發現台灣食物浪費像德國一樣普遍,決定效法他在德參與的食物分享網站foodsharing.de,在臉書發起Foodsharing Taiwan,也成為台灣惜食行動一份子。Stefan指出,foodsharing.de在德至今串連起數百家願意分享剩食的店家及數千名登記為會員的「惜食者」,一年可減少一千噸食物浪費,目前台版網站也有「歐嬤德式美食」等三家店、十五名惜食者參與。
「食物給誰都好,最重要是不浪費。」主修環境科學的Stefan觀察,台灣似乎主要僅用公益角度看待剩食。他強調「惜食者」都會等窮人拿完食物才拿,期盼台灣也同時關注剩食環保問題,「浪費食物,就等於浪費製造食物所需的水、土地、能源與勞力,那成本遠遠大過食物本身價值」。
相關新聞
難道只能打折 超商剩食續食可不可?
2019-06-26即期鮮食打折後 全家下一步:5年建AI供應鏈
2019-06-26「飲食革命」獲光明面報導獎
2017-09-02聯合報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
2017-08-19剩食新價值 吃一枝冰救水果
2016-11-27食物零浪費 周末來聽他們怎做
2016-11-23零浪費新食代論壇 周末登場
2016-11-22減少剩食 1人份上菜、算準賓客數
2016-11-14婚宴12菜 第6道上桌 就快吃飽了
2016-11-14澎派婚宴不浪費 剩食打包變盛食
2016-11-14捐食免責減稅 仍眾聲喧嘩
2016-07-31即期品設專區 變明星商品
2016-07-31通路年銷毀棄食=10億個便當
2016-07-31歐美賣場捐剩食 家樂福最快八月跟進
2016-07-31食物銀行 透明才能長久
2016-07-31霧峰社區冰箱 裝滿善意捐食
2016-07-31南機場社區廚房 消弭弱勢餓夢
2016-07-3111噸滯銷食材成餐點 5萬老人吃得更好
2016-07-31近十年餐旅生倍增 課程卻無關食農教育
2016-07-30珍惜每粒米 埔和國小營養午餐「零廚餘」
2016-07-30棄食大逆襲 氣候暖化凶手
2016-07-30吃到飽拚回本…滿桌剩食 台灣吃客糧食殺手
2016-07-30專家獻策:串聯生產物流 降低農損
2016-07-30NG蔬果餵牛 意外創台灣牛肉新身價
2016-07-30收成預冷、冷鏈運輸不及格 農產品生產端耗損量大
2016-07-30缺冰存缺保鮮…難耐高溫折磨 蔬果整箱丟
2016-07-30台灣食物損耗嚴重 每天廚餘可堆60座101
2016-07-3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