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在地」揭露13個在地議題 尋解方
聯合報系二○一五年第一波「願景在地」工程今天啟動,除關懷屏東、彰化「不山不市」偏鄉學校學生受教權益,也注意到新台灣之子的學習困境,觸角更延伸安全托嬰、老厝活化、農村轉型、電纜線附掛等民眾關注的議題,透過記者採訪發掘問題,尋找解方。
「願景在地」前年九月十六日首推,每次推出都獲得民眾及公務部門重視,回響熱烈,例如促成雙北聯手改善河濱自行車道缺失,雲林縣府結合民間資源推動學童課桌椅再生,彰化縣府展開「鄉親方便」公廁改善行動,高雄市府啟動老舊公園更新計畫等,不僅落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的精神,也擴大觸角,深入剖析民眾切身議題的各種面向,凝聚各界智慧解決問題。
今年首波的願景在地專題和過去作法稍有不同,我們比以往更重視社群的聲音,也更貼近年輕人,在尋找議題時,特別投入「參與」與「分享」的元素,採訪同仁和地方上具影響力的團體或社團接觸訪談,了解多數人關心的議題,希望推出的專題報導能得到更大回饋,壯大正向改變的力量。
今天推出十三個在地議題相當多元,除了校園,我們也關注文化保存,基隆的古厝重生、台南的老屋活化及台中老建築,都是在地人對城市的記憶,希望透過報導喚起更多人參與;台北低底盤公車搭乘不便、新北河濱步道巡邏機車排放的廢氣、桃園亂無章法的電纜線附掛、高雄推動農村旅遊的瓶頸,甚至新竹新手父母找安全托嬰機構、花蓮女消防員難為等問題,我們都一一關照。
聯合報各縣市採訪辦事處也成立「願景在地」臉書粉絲團與讀者互動,蒐羅意見也反映民情,只要以手機掃描各版的二維條碼,即可參與。
十三個議題分見各縣市B1版,並以圖文及影音在聯合報系各載具呈現,包括聯合新聞網、udn tv、手機與平板電腦APP(在「互動釋新聞」頻道)。
相關新聞
北市/輪椅族的痛 搭公車遇到「礙」
2015-04-07北市/上不了車…蓋公車彎 改掉「象徵性靠站」
2015-04-07北市/靠不了站…取締違停 公車免再切來切去
2015-04-07北市-採訪側記/2.0無障礙搭車環境 還要等多久
2015-04-07新北/保全員機車巡邏 河濱公園森呼吸變聞廢氣
2015-04-07新北/河岸保全:我若不騎車 步巡走到腳斷
2015-04-07新北/民眾體諒保全巡防苦 聞臭仍不爽
2015-04-07新北/官方:河岸巡防機車救援快 排氣有檢測
2015-04-07新北-採訪側記/一句不愛臭味 促成整篇報導
2015-04-07基隆/救古厝 不能只靠熱血青年
2015-04-07「願景在地」揭露13個在地議題 尋解方
2015-04-07基隆/產權喬不攏…港邊最美洋樓 長樹淪鬼屋
2015-04-07基隆/市府已接管 漁業歷史建築下一步怎走
2015-04-07基隆-採訪側記/網路世代覺醒 帶動地方團體
2015-04-07桃園/電纜隨處掛 織出「奪命網」
2015-04-07桃園/台電電桿自用兼外租 掛線無上限
2015-04-07桃園/距高壓電近 搭個招牌「拿老命換溫飽」
2015-04-07桃園/4年花2億改善5% 公設不足成地下化罩門
2015-04-07桃園/學者:不能只藏地底 共同管溝才能長遠
2015-04-07桃園-採訪側記/又醜又可怕 電纜何時全下地
2015-04-07新竹/爸媽的焦慮 我要安全托嬰…好難!
2015-04-07新竹/參觀托嬰中心 只能用「聽」的
2015-04-07新竹/托嬰中心評鑑結果看嘸 只好用「猜」的
2015-04-07新竹/過勞又低薪 托嬰中心教保員難為
2015-04-07新竹-採訪側記/安全托嬰 孩子的命不能冒險
2015-04-07苗栗/新住民孩子 孤單學習路
2015-04-07苗栗/缺師缺經費 忽略了新住民母語教學
2015-04-07苗栗/學母語增視野 新世代何不回趟外婆家
2015-04-07苗栗/教語言教烹飪 顧爸媽=顧孩子
2015-04-07苗栗-採訪側記/看見新世代潛力
2015-04-07台中/善用7力 保住台中消失的記憶
2015-04-07台中/清水銀聯二村 「自己的中社遺址自己救」
2015-04-07台中/豐原木藝園區 廢棄紙廠變文創夢工場
2015-04-07台中/霧峰北溝山洞 志工發聲救國寶存放地
2015-04-07台中/中區中央書局 一則貼文找回復活契機
2015-04-07台中-採訪側記/不缺熱心人 就欠整合「力」
2015-04-07彰投/學校不山不市 補助要不到、捐款輪不到
2015-04-07彰投/學校找資源…老師突圍 造就教室書城
2015-04-07彰投/學校擺脫不山不市 官員:用特色打招牌
2015-04-07彰投/教育資源患不均 公部門須更彈性
2015-04-0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