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高鐵…雲林道路瘦身 地層「長高」了
高鐵與雲林台七十八線快速道路跨交處的橋墩傾斜超出警戒值,為搶救高鐵,公路總局三月間史無前例為快速道路「瘦身」,把路基土方移除後,下陷數值回升零點八公分。
為救高鐵「瘦身」的台七十八線快速道路,是雲林縣境內東西向的重要聯絡道,被移除的路面長達二百五十公尺,改採鋼架橋梁替代土堤路面,總共移除土方十一萬兩千噸。
工程單位估算,土方移除後可為高鐵橋墩所在的地層,總共「減重」九萬兩千噸,讓橋墩沉陷速度每年可減少一公分,總經費四億二千萬,工程到明年五月結束。
今年五月底,土方已全數清除,相關單位監測下陷數據,地層回升零點八公分,「真的假的,地層還會回升?」雲林縣工務處副處長許宏博驚呼不可思議。
許宏博指出,土方過重只占地層下陷因素兩成,移除土方對回升的效用有限,他認為真正影響下陷「逆勢」上升的關鍵為地下水位,五月正好是梅雨季,雨水補足地下水的可能性較大。
公路總局嘉太工務所主任賴世寶表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不管是何原因,他都抱持樂觀態度。
施工單位每日加緊趕工,目前進行橋梁打樁,工程進度超前百分之八,明年五月完工後是否會有助於地層下陷趨緩,賴世寶認為,還需長久觀察。
高鐵公司觀察下陷最嚴重的快速道路與高鐵交叉段四支墩柱,四支墩柱的下陷速率,從三年前每年平均下陷七點二公分,兩年前降到四點七公分,去年降到四點六公分,下陷已有明顯減緩。
縣府水利處長林榮川說,縣府封閉高鐵沿線深水井,同時移除土方減輕高鐵地層負荷,加上最近一、兩年來,雨量豐沛,有效補注地下水源,都為搶救高鐵幫了大忙。
台七十八線早在高鐵營運前三年就已通車,公路總局為搶救高鐵下陷危機,將道路土堤移除「瘦身」,是高鐵通車後首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