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產業道 居民惡夢 難得幾回平
崩塌、地滑 人稱「地獄車道」
其實,以前的力行產業道路狀況並沒有這麼差。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段錦浩陪同本報記者到現場實地訪查,他說,力行如此崎嶇,最大原因是天災,尤其921大地震後,山區地層移動,歷年颱風更引發土石崩塌和地滑,才讓力行成為現在人稱的「地獄車道」。
力行僅少數路段有柏油或水泥,其餘多是砂石路,每逢下雨泥濘不堪,颱風季節時,坍塌更是家常便飯。即便天晴,全線仍可見多處大型崩塌,小規模的砂石崩落更是數不清。為免陷在泥沼,力行村長林忠正說,當地人買車「一定指名四輪傳動」,但路況顛簸,維修費可觀,兩三年就得換車。
發祥村居民杜菲曾在紅香部落紅葉國小擔任校護。她說,部落裡只有小學,學生一旦畢業只能外出讀國中,但家長每周帶孩子走力行道路往返都心驚膽跳,不只常有落石砸車,更曾發生好幾起連人帶車掉下山谷的憾事,也因此,大家非必要很少「下山」。
但路再險,為了生計,還是得走。林忠正說,現在只能盡量避免地表上人為的破壞,然而力行沿線處處可見種植高山蔬菜、水果和茶樹,他直言,「不只當地人種、外面的人也來種」,一株株原可涵養水源的大樹被砍掉了,換來的是一畦畦抓地力不深的作物,地表崩壞的風險早已虎視眈眈。
查完清境後 檢調開始查力行
回顧力行產業道路與清境、廬山的「整頓史」,早在民國99年,三地已被監察院列作糾正南投縣政府的標的,原因即是放任「超限利用」。監院當時調查,力行產業道路超限利用的土地超過170筆,面積超過近200公頃,外來開墾者超限利用的面積,更遠大於當地原住民耕種的面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