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合作?熟世代vs.青世代 該溝通了
20歲世代林祖儀/太陽花 關心誰對台灣好
林祖儀所屬的太陽花世代,年紀約十八到廿九歲,總人口數近三九○萬人。他們心中沒有藍綠、統獨不是議題,只關心誰對台灣好,最看不慣不公不義。
「以前覺得政治很髒」,林祖儀說,學生時代在網路上,若有人發表政治性言論,就會被貼上「政治魔人」的標籤。但這一年多來,他加入「國會無雙」等公民監督政治的組織當義工,跟多數的行動原生族一樣,對時事與政治勇於表達意見。
30歲世代李釧如/破威權 從這一世代開始
這個世代進入職場的時間,是台灣經濟由盛轉衰的網路泡沫年代,因此也稱為「泡沫入行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齊殷則認為,這個世代基本上看不到未來,無力去改變社會結構,讓他們的相對剝奪感最重,於是轉為追求小確幸。
李釧如則說,她的成長經歷是「兩個孩子恰恰好」的年代,孩子少就受寵,社會要求老師不能體罰,是親子平權的開始年代。
平權,是這個世代的基本價值;打破權威觀念,從此開始。
40歲世代吳宗昇/野百合 只要喜歡就可以
當時,政府宣布解嚴,上大學的他赫然發現「可以有這麼多夜生活」,抓住台灣經濟起飛的尾巴,出現了許多的科技新貴,那是一個升遷變慢,但抓對方向還有機會一夕致富,也開始注重家庭生活的年代。
在他眼中,這個世代最大的衝擊來自年輕人口中的「小七」─統一超商。吳宗昇說,當廿四小時營業的超商林立、KTV與夜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世代充滿了多元的變化,太多的生活面向,反而讓這個世代是最沒有激烈主張的一代。
「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藝人李明依當年的名言,正是野百合世代的寫照。
50歲世代阮劍安/威權下 首重服從與執行
阮劍安從剛畢業的兒子身上,了解新一代的想法。「我們沒有非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說,這是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
阮劍安分析,各世代有共同的價值,像是守法,也有對貧富差距的共同憂慮,但是在促進經濟發展與改善貧富差距孰先孰後上,則有不同選擇。他說,歸結到底還是經濟問題,政府得在施政的優先順序、重點項目上取捨,平衡各世代的需求。
阮劍安認為,像是服貿一度在立院快速過關,就會讓年輕世代質疑,「你(政府)叫我守法,但你自己有沒有守法?」世代要溝通、合作,就是對不同看法,要先「聽了再說」。
60歲世代吳齊殷/拚經濟 人生為成就事業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指出,當愈來愈多人在談論世代,就是年輕世代向年長世代透露出「該要溝通」的訊息。他認為,世代間最大的衝突還是在於資源分配,但彼此間是可以合作的。李釧如不認為有世代對立,「我不會跟我的爸媽對立呀」。她說,世代間有衝突、有認知差異,但不會對立。
今天將接任工商建研會理事長的廖萬隆就說,要舉辦青年論壇,更了解年輕人的想法與面對的困難,如果政府已經在做的政策,也要讓年輕人知道,才能讓台灣在世代合作下再往前走。
相關新聞
青世代 5成想登陸、7成8愛歐美
2014-08-30跨國企業 永遠在找在地人才
2014-08-30陸資襲台 熟世代戒心、青世代歡迎
2014-08-30社論/重看世代圖像:太陽花與三明治的對比
2014-08-30評論/熟與青對話 先定義你的世代
2014-08-29評論/熟時代勤奮 青世代的壓力
2014-08-29聯合報民調/貧富差距 5世代共同的痛
2014-08-29十年加薪601元 青世代怎麼拚
2014-08-29小確幸產業 「老少搭 潮T變金雞」
2014-08-29貧窮世襲 「槍還沒響勝負已定」
2014-08-29小資女世代 錢花在喜歡的事
2014-08-29衝突?合作?熟世代vs.青世代 該溝通了
2014-08-28民調:年紀愈輕愈快樂 經濟感受U型化
2014-08-28五大世代臉譜 你屬於哪一個?
2014-08-28世代對看…青世代創新卻懶散 熟世代勤奮卻傳統
2014-08-28兩個三角形 解讀世代臉譜
2014-08-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