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生根…中研院提供宿舍 他放棄澳洲
歐美經濟持續不景氣,升斗小民必須勒緊褲帶過日子,深居學術殿堂的研究人員,也面臨研究經費緊縮,研究計畫、實驗室無以為繼的窘境。不少歐美研究人員到經濟相對較佳的亞洲新興國家繼續學術生涯。台灣是否能把握這一波機會,與星、港、日、韓,乃至於大陸,競逐更多優秀的國際學者來台?
延攬海外優秀學者,大家都把焦點放在薪資。大陸、香港、新加坡砸錢攬才,往往開出比台灣高出三到四倍的薪水。到什麼地方做研究,雖然「沒錢萬萬不能」,但「光是有錢也非萬能」。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分析表示,近五年離開中研院的學者共六十一位,其中約有一半是被他國挖角。但中研院從海外搶人才也沒輸。目前助理研究員以上的學者,外籍七十一位,占全院一千零廿八位研究員的百分之六點九。其中六十六位是從民國九十九年至今延攬來的,包括美、日、德、瑞士、奧地利、英、法、荷、新加坡、馬來西亞,其中不乏奧地利科學院院士級的大咖。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制度,是延攬海外人才很大的本錢。特聘研究員分零到八級,零級最頂尖;除了月薪約十萬元,還依不同等級給予額外的研究獎助,最低每個月一萬八千元,最高無上限。
有了充足的銀彈,延攬諾貝爾獎等級的國際一流科學家,是否就無往不利?中研院總辦事處處長、地球科學所特聘研究員葉義雄認為,諾貝爾獎得主更看重研究環境是否能發揮。
中研院經濟所助研究員楊智鈞是國科會彈薪方案實施後,延攬回國的學者,當時他已獲澳洲一所大學的聘書。他說,選擇回台,家庭是最大的考量,但研究環境跟生活環境,也是重要原因。
楊智鈞指出,澳洲那所大學經濟系的擴張速度台灣沒法比,但中研院經濟所純理論的研究發展成熟,與自己的研究方向契合,同儕間比較有對話空間。
「澳洲給的薪水確實較高,但是我要自己解決住的問題」,澳洲房價攀升,楊智鈞還沒確定是否要舉家移民澳洲;中研院給剛回國的學者住四年宿舍,讓他們可以先專注於研究並慢慢找房子。
楊智鈞不諱言,要從海外搶人才,錢是滿重要的因素,「但台灣要搶什麼人才?」是短線操作,用高薪請來快退休的諾貝爾獎大師,買一個名聲?還是找有潛力的學者在台灣落地生根?
相關新聞
海外高薪挖角 台灣人才留不住
2013-03-12不滿教改政策 他們集體出走…
2013-03-12薪水低於行情 還要被叫肥貓…
2013-03-12產業外移 人才回不來了?
2013-03-12陸推千人計畫 吸海外頂尖人才
2013-03-12領產業升級! 謝心澄寧棄美國高薪
2013-03-12迎歷史挑戰! 顏海平懷使命感回國
2013-03-12外籍生激盪 學生視野大開
2013-03-12「做就對了」 人才保衛全面啟動
2013-03-12蔣偉寧:教育投資經費 可望年增200億元
2013-03-12翁啟惠:人才問題改革 「膽子應大一點」
2013-03-12朱經武:只要能幫台灣 大陸人又有何妨
2013-03-12他拿台灣獎學金 跑到北京找工作
2013-03-11讓人才生根…中研院提供宿舍 他放棄澳洲
2013-03-11銀彈非萬能…超完美研究計畫 挖來超大咖
2013-03-11制度會殺人…經費掐得死死 學者好怕觸法
2013-03-11洋學者半生奉獻 死時只剩幾塊錢
2013-03-11加碼挖來的A咖 竟被罵肥貓
2013-03-11全球聞名的大師 還要驗學歷
2013-03-11釘子碰到怕…獵人三關五卡 企業總部出走
2013-03-11紅酒、英語…新加坡留住人才的心
2013-03-11新加坡永久居民審查嚴 但人才例外
2013-03-11在星申請成立新公司 五天就搞定
2013-03-11他兩度長住新加坡 「這裡很貴,但值得」
2013-03-11不敢築夢、搶鐵飯碗 卡住的一代
2013-03-05香港/歷練12部門 她當上國泰總經理
2013-03-05台灣/十年磨實力 他的機器年賣億元
2013-03-05大陸/三次轉捩點 上海車王敗中求勝
2013-03-05拒拿22K 創業要韌性也要任性
2013-03-05出社會潛規則 換名片也有得學
2013-03-05預習職場眉角 實習態度要積極
2013-03-05創投業林之晨:青春是本錢 也得找對方程式
2013-03-05找回技職教育的根 革命進行式
2013-03-05台北科大 學士到博士都得練技術功
2013-03-05明志科大三明治教學 實習課玩真的
2013-03-05大三可帶薪學習 企業進學院在陸颳旋風
2013-03-05產學合作 黑手高職生就業不愁
2013-03-04瑞健引進瑞士師徒制 栽培「學士黑手」
2013-03-04業界看學生:實習要流汗 磨出「好價格」
2013-03-04學生看實習:提早出社會 小丸子變大力水手
2013-03-0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