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業共識:為社會養人才 不怕他走
「在這裡受訓,讓我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我不想當師傅,我要升學,想讀經濟工程!」十七歲的德國女孩谷德慕特,在戴姆勒汽車的學徒生涯進入第二年,接受聯合報系採訪團訪問時,當著師傅、訓練中心主管的面,堅定回答,主管和師傅們也都平靜微笑。
小女生回答得沒有任何顧忌,她這樣的選擇在德國很平常。因為雙軌職訓中,並非受訓學徒都會留任原企業,為企業效力;德國企業更從不擔心自己花大錢培訓的人才,將來會為競爭對手所用。
「德國企業普遍有一個共識,企業職訓不是只替公司培養人才,也是替社會培養人才,我幫別人培養人才,別的企業也會為我培養人才。」西門子南巴伐利亞地區商業營運主管雷吉茲說。
德國大企業,如西門子、BMW、戴姆勒都成立職訓教育中心,投入雙軌職訓;對於財力物力有限的中小企業,德國政府鼓勵聯合設置訓練工廠,其廠房和設施可申請貸款。部分中小企業也將職訓工作委由民間機構,如Dekra訓練。但提供雙軌職訓並非只為自家企業,而是為了整個產業;學徒受訓完,也不一定留任在提供訓練的企業。
以西門子為例,每年投入一億八千三百萬歐元在職訓,從師資、職訓者的薪資、加上訓練時使用的高機密儀器,西門子估計為每名受訓者培訓到碩士畢業,平均投資十萬歐元。但約兩成受訓者結訓後會轉往其他企業或再進修。
西門子不但幫自己企業訓練,更同時幫許多協力廠商職訓,包括拜耳、摩托羅拉、ING等。目前同時西門子受訓人員約一萬人,其中三成是為協力廠培訓,其餘七成學員,三分之二為雙軌、三分之一是大學階段職訓;職訓項目包括工業工程和商業。
受訓成員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柏林的訓練中心甚至每年固定提供歐盟其他國家的人員職訓,西門子人力資源主管克尼認為,德國產業遍布全球,這些人在受訓後回到自己國家,了解、熟悉德國產業要求的品質,對整體德國產業仍有加分作用。
相關新聞
海外高薪挖角 台灣人才留不住
2013-03-12不滿教改政策 他們集體出走…
2013-03-12薪水低於行情 還要被叫肥貓…
2013-03-12產業外移 人才回不來了?
2013-03-12陸推千人計畫 吸海外頂尖人才
2013-03-12領產業升級! 謝心澄寧棄美國高薪
2013-03-12迎歷史挑戰! 顏海平懷使命感回國
2013-03-12外籍生激盪 學生視野大開
2013-03-12「做就對了」 人才保衛全面啟動
2013-03-12蔣偉寧:教育投資經費 可望年增200億元
2013-03-12翁啟惠:人才問題改革 「膽子應大一點」
2013-03-12朱經武:只要能幫台灣 大陸人又有何妨
2013-03-12他拿台灣獎學金 跑到北京找工作
2013-03-11讓人才生根…中研院提供宿舍 他放棄澳洲
2013-03-11銀彈非萬能…超完美研究計畫 挖來超大咖
2013-03-11制度會殺人…經費掐得死死 學者好怕觸法
2013-03-11洋學者半生奉獻 死時只剩幾塊錢
2013-03-11加碼挖來的A咖 竟被罵肥貓
2013-03-11全球聞名的大師 還要驗學歷
2013-03-11釘子碰到怕…獵人三關五卡 企業總部出走
2013-03-11紅酒、英語…新加坡留住人才的心
2013-03-11新加坡永久居民審查嚴 但人才例外
2013-03-11在星申請成立新公司 五天就搞定
2013-03-11他兩度長住新加坡 「這裡很貴,但值得」
2013-03-11不敢築夢、搶鐵飯碗 卡住的一代
2013-03-05香港/歷練12部門 她當上國泰總經理
2013-03-05台灣/十年磨實力 他的機器年賣億元
2013-03-05大陸/三次轉捩點 上海車王敗中求勝
2013-03-05拒拿22K 創業要韌性也要任性
2013-03-05出社會潛規則 換名片也有得學
2013-03-05預習職場眉角 實習態度要積極
2013-03-05創投業林之晨:青春是本錢 也得找對方程式
2013-03-05找回技職教育的根 革命進行式
2013-03-05台北科大 學士到博士都得練技術功
2013-03-05明志科大三明治教學 實習課玩真的
2013-03-05大三可帶薪學習 企業進學院在陸颳旋風
2013-03-05產學合作 黑手高職生就業不愁
2013-03-04瑞健引進瑞士師徒制 栽培「學士黑手」
2013-03-04業界看學生:實習要流汗 磨出「好價格」
2013-03-04學生看實習:提早出社會 小丸子變大力水手
2013-03-0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