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起動人角落 讓花蓮被看見
長年被都市稱為後山的花蓮,近年形象巧妙轉變。許多都市人開始視它為充滿生活情調的理想國,最適合來趟小旅行。這樣的形象,透過深度旅遊(漫走)、在地工藝(有禮)、刊物(故事)推廣花蓮的O'rip,絕對是功臣之一。
O'rip,阿美族語「生活」之意。二○○六年,一群移居花蓮的朋友以此為名發行雙月刊;二○○八年,她們設立工作室,開拓小旅行、展覽、創意商品等業務。今年,O'rip正式邁向藝文社會企業,希望透過更有效的企業手法,繼續推動漫走、有禮、故事三主題,讓花蓮被看見。
「花蓮這麼美好,為何在地人自己沒發現,外界也不知道?」O'rip創辦人之一蘇素敏,說明當初創雜誌的初衷。
那時蘇花高爭議鬧得凶,原本參與環保運動的蘇素敏等人,在婚後移居花蓮的誠品書店前企畫主任王玉萍號召下,催生了O'rip,讓它扮起花蓮與外界的橋梁。
最先誕生的O'rip免費雙月刊,專門挖掘花蓮不為人知的故事,例如東華大學師生幫老人跟小孩開的二手商店「五味屋」。在王玉萍的人脈團隊編輯下,雙月刊瀰漫誠品藝文風,每期發行六千本很快就供不應求,結集出版的「通往花蓮的祕徑」、「鐵道縱谷友人家」也成暢銷書。
近年發展的漫走、有禮等,進一步從單純故事為在地人開發出營利可能。
家庭主婦巧做植物種子鑰匙圈,加上精美包裝變身工藝品,增加收入;部落藝術家馬浪.烏瓦日用漂流木做的雕刻品與盤碗等,經由O'rip展售,大受歡迎。
依照春夏秋冬打造的六條旅遊路線,強調人少、點少、深度足,讓遊客深入當地文化,也讓主人發展出維生之道,例如在部落族人帶領下體驗阿美族特有的「巴拉告」生態捕魚法。
在O'rip工作室二樓藝文空間辦塗鴉木雕展的花蓮高中美術老師「翅男」說,O'rip帶大家去看花蓮還可以感覺的東西,讓許多花蓮人頓然發現「原來我們這麼好」。
「自信會帶來自主,就會知道自己要什麼!」蘇素敏說,O'rip相信「共助」與「自助」激發的效應,她們因花蓮激發自己最想做的事,也希望挖掘當地之美傳達給外界,為在地人帶來更多信心與工作機會。「每個人都投入社會,下一代才會有更好的環境」;這是O'rip軟外表下,藏著的硬道理。
相關新聞
回響/市場小學? 沒錯,到菜市場上課去
2016-01-14打造鄉村美術館 當農夫也很潮!
2013-10-24不再剩老孺 年輕人回來駐村搞生意
2013-10-24在土溝老被問能賺嗎 值得就去做
2013-10-24串聯起動人角落 讓花蓮被看見
2013-10-23O'rip 連結生產vs.消費
2013-10-23O'rip 開發在地接待 提升部落收入
2013-10-23民間版「藝術銀行」 把藝術品租回家
2013-10-22企業、商場形象牌 借重藝術品
2013-10-22創作、買家都不缺 就少牽線的
2013-10-22新移民親子共讀四方報 「學外婆的話」
2013-10-21母語卡卡的…後悔沒早點跟媽學
2013-10-21購物找頭路 四方報幫新移民搭橋
2013-10-21離題旅行…旅人與主人 專長在激盪
2013-10-20別人笑傻 她在離題旅行中追夢
2013-10-20主客互惠 離題店家串起兩顆心
2013-10-20怕髒怕苦怕操 別來「離題旅行」軋一腳
2013-10-20回響/國藝會扶植藝文社會企業 11團隊出線
2013-08-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