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卡卡的…後悔沒早點跟媽學
˙四方報將推廣親子共讀專刊,並計畫前進校園,長年推動新移民權益的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北部辦公室主任李丹鳳肯定其理念。「社會對新移民媽媽的態度氛圍,會影響新移民之子對媽媽的態度;母語進入學校,孩子對媽媽產生認同,也會認同自己身分。」
李丹鳳舉例,她曾幫忙照顧的一位小朋友,媽媽來自泰國,三歲時問他是哪裡人,他大方說是泰國人;但上小學後再問,他因受同儕氣氛影響,改口說是台灣人。
同儕影響表現在各個場合。李丹鳳說,每次針對新移民之子辦兒童營或母語班,都會發現本來宣稱不會講母語的,忽然都講得很流利;本來對媽媽身分支支吾吾的,都大方談外婆家。有位媽媽來自越南的學童,小學前段因學校尚未鼓勵講母語,不肯學母語;等到四、五年級碰上學校推動,才後悔「沒早點跟媽媽學」。
來自泰國的吳巧儂,從兒女對母語的態度差異,最能感受制度面推廣的重要。
讀高一的兒子小時候,學校還未正視新移民之子,以致他回外婆家時明明會講泰語,一回台連在家都不願講泰語,「我覺得會被隔開」;讀小三的女兒,則因學校已推廣母語,老師還請她教同學幾句泰語,面對血統與母語落落大方。
「四方報有兒童版後,我小孩也好愛讀;以後有親子共讀專刊,更有現成教材可以DIY學母語。」吳巧儂期待,未來各個新移民家庭,都能創造自己的共讀時光。
相關新聞
回響/市場小學? 沒錯,到菜市場上課去
2016-01-14打造鄉村美術館 當農夫也很潮!
2013-10-24不再剩老孺 年輕人回來駐村搞生意
2013-10-24在土溝老被問能賺嗎 值得就去做
2013-10-24串聯起動人角落 讓花蓮被看見
2013-10-23O'rip 連結生產vs.消費
2013-10-23O'rip 開發在地接待 提升部落收入
2013-10-23民間版「藝術銀行」 把藝術品租回家
2013-10-22企業、商場形象牌 借重藝術品
2013-10-22創作、買家都不缺 就少牽線的
2013-10-22新移民親子共讀四方報 「學外婆的話」
2013-10-21母語卡卡的…後悔沒早點跟媽學
2013-10-21購物找頭路 四方報幫新移民搭橋
2013-10-21離題旅行…旅人與主人 專長在激盪
2013-10-20別人笑傻 她在離題旅行中追夢
2013-10-20主客互惠 離題店家串起兩顆心
2013-10-20怕髒怕苦怕操 別來「離題旅行」軋一腳
2013-10-20回響/國藝會扶植藝文社會企業 11團隊出線
2013-08-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