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找頭路 四方報幫新移民搭橋
矗立在香港中環黃金地段的一棟商業大樓,各色東南亞人士進進出出。這裡是專屬香港東南亞移工/移民的大樓,十幾層樓層從餐廳、超市到銀行,應有盡有,四方報總編輯陳大衛形容「滿足所有生活所需」。
未來三年內,四方報將計畫為台灣新移民/工打造專屬網購、貨運中心,乃至金融商品服務。
「報紙讀者群就是現成客戶與宣傳者,這是我們的優勢!」四方報策略總監黃洛斐不諱言,近年因手機公司開放易付卡吃到飽,新移民/工上網變容易,四方報銷路下滑。經過優勢策略分析,四方報決定發展新移民/工商業服務,「我們已有市場人脈,也了解東南亞需求。」
例如來自大馬與印尼的穆斯林,因宗教之故有不能吃豬肉等禁忌;越南許多山區需要腳踏車,但從台單筆運送太貴;部分泰國新移民/工發現,在台泰國商家變少,家鄉貨越來越難買。四方報指出,東南亞市場在台極有潛力,但欠缺以平等為基礎的經營。
黃洛斐認為,四方報構想設立的東南亞網購及貨運中心,不但能一解他們在台買不到家鄉物品及物品運送回鄉不便等困擾,所需數百職缺還可創造新移民工作機會。當然,這也為四方報平面報紙開源。
針對新住民特性的金融服務,是四方報另項計畫。黃洛斐以微型創業貸款為例,新住民若自行創業開店,不僅幫助家計,也能融入社會;且許多貸款單位徵信過嚴,「由我們提供服務,新住民會更有親切感。」
面對全新領域,四方報期待國藝會提供的財務、會計、法律、行銷等業師協助。明年初,他們將先規畫各計畫開頭主力商品與所需成本人力,年中再建立商業模型,「希望我們能為新移民/工搭起更多橋梁」。
相關新聞
回響/市場小學? 沒錯,到菜市場上課去
2016-01-14打造鄉村美術館 當農夫也很潮!
2013-10-24不再剩老孺 年輕人回來駐村搞生意
2013-10-24在土溝老被問能賺嗎 值得就去做
2013-10-24串聯起動人角落 讓花蓮被看見
2013-10-23O'rip 連結生產vs.消費
2013-10-23O'rip 開發在地接待 提升部落收入
2013-10-23民間版「藝術銀行」 把藝術品租回家
2013-10-22企業、商場形象牌 借重藝術品
2013-10-22創作、買家都不缺 就少牽線的
2013-10-22新移民親子共讀四方報 「學外婆的話」
2013-10-21母語卡卡的…後悔沒早點跟媽學
2013-10-21購物找頭路 四方報幫新移民搭橋
2013-10-21離題旅行…旅人與主人 專長在激盪
2013-10-20別人笑傻 她在離題旅行中追夢
2013-10-20主客互惠 離題店家串起兩顆心
2013-10-20怕髒怕苦怕操 別來「離題旅行」軋一腳
2013-10-20回響/國藝會扶植藝文社會企業 11團隊出線
2013-08-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