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 他們不是賣眼淚
「社會企業不是賣眼淚的!」「黑暗中對話(中國)社會企業」創始人蔡史印說,社會企業賣的就是商業產品或服務,絕對不能只訴諸同情,因為同情通常只有一次,不能永續;社企一定要能在品質上與人競爭,才能在公益與生意之間,找到雙全的永續之法。
擔任「社企流」顧問的中經合董事總經理朱永光指出,成功的社企,前提一定是很創新;找到這個創新的點,然後整合有限資源,才能與一般商業競爭。
蔡史印認為,非營利組織不見得都得變成社會企業,除非它有可以有永續的營運模式;如果沒有營運模式,但可獲得捐款,也可幫助人,那就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存在,也很好。
不只社會企業經營者要在公益與生意之間力求雙全之法,在法律層面上,有無可能訂出適合社企發展之「法」,也是現階段推展社會企業的重要議題。
英國有「社區共同利益公司法」,引介與社會企業相同的「社區共同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概念,公司的目標就是為了創造社區或社群的共同利益。
台灣社會公益行動協會常務理事周文珍指出,台灣目前沒有社會企業的相關法令,雖然近來勞委會職訓局「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召集各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團體開會,討論中也論及是否要為社會企業立法;但各方意見莫衷一是,「甚至有人主張,(對社會企業)連定義都不要定義」。
知名的喜憨兒烘焙坊或陽光洗車中心,都是身心障礙福利基金會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成立的「庇護工場」。但這類庇護工場訓練性質大於營利,基金會也接受捐助,與社會企業的定義不同。「社會企業包含社會性與經濟性的價值。」周文珍說,台灣目前與社會企業概念相近的運作模式,包括合作社及庇護工場,或是剛萌芽的社會企業嘗試,都太偏重社會性價值,公益或公義為上;在經濟性的經營模式上都偏弱,所以很難自給自足、甚至獲利。
周文珍認為,推動公平貿易的本土首家獲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館「生態綠」,都能符合「社會企業」定義,因為它們都保障了弱勢、追求公眾的利益──包括弱勢的第三世界咖啡農民、受制於食品工業鏈的消費者,以及無反擊能力的生態環境。她說:「當建立了完整的經營模式後,這樣標舉公益價值的企業,也不需要政府補貼。」
社會企業通常伴隨著公益性質的使命感而存在,理想上是結合公益與生意兩種型態。周文珍建議,未來台灣若要立法推動社會企業,就必須再加強經營模式,讓社會企業更朝向企業的獲利能力,而不只是標舉公益,否則又落入虧本或要求大眾捐款支應,也落入傳統的慈善公益窠臼了。
相關新聞
「零時小學校」 科技找教育新解方
2020-02-26社企送暖 特殊童上學無礙
2020-02-22偏鄉童識字挫折 二十萬獎金找解方
2020-02-22挽救貧富差距 社會價值國際年會12月首度來台
2019-11-04印度社企發明免電烘乾機 搶救上萬農家生計
2018-10-19推動社企 立委建議增納「兼益公司」
2018-05-10公司法修法公聽會 與會代表喊「減法」不應是加法
2018-05-10公司法修正案今審查…立不立兼益公司專章 兩派角力
2018-05-10回響/物理治療師首創網站「輔具家」 線上58篩選合適輔具
2017-12-172017回響/本報願景工程 資助農業社企團隊
2017-12-17回響/全球最大社企育成機構 阿育王基金會首度來台
2017-11-24回響/蕭新煌:社會企業可以賺錢 不可營利
2017-09-07回響/宋文琪投入社企 推圓夢百寶盒
2017-07-27回響/企業留才 先打造愉悅職場
2017-05-20回響/企業留才 別把員工當賺錢工具
2017-05-20回響/行動菜車 農村到都市的任意門
2016-11-21回響/離地籃耕 頂樓變田園的綠魔法
2016-11-212016回響/從燒光戶頭到提供認股 小夫妻攜手助小農
2016-11-21回響/社會創新基金總監:草根組織 最清楚社會問題
2016-09-27回響/稻田裡的餐桌創辦人:創業法令應放寬
2016-07-25回響/我推公益公司法 美專家按讚
2016-07-23回響/全球逾500投資者 要「與社會共好」
2016-05-25回響/亞洲慈善事業領導者齊聚香港 分享社會投資市場
2016-05-19回響/亞洲社會企業挑戰賽 411萬總獎金等你拿
2016-03-22回響/跑馬、踩高蹺、挑戰拉二胡…82歲愈活愈有趣
2016-03-05回響/社企流活動開跑!城鄉、銀髮、食農 這些您了解嗎?
2016-03-04回響/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15家長創社企逆轉教育
2015-12-21回響/遊民自我肯定 譬喻「魚菜共生」
2015-12-18回響/多家社企共組發展聯盟 以變型鐵金剛精神推動社會企業
2015-11-09社企介紹/光原:你享用有機蔬果,我打造希望部落
2015-09-17社企介紹/勝利琉璃:身障Xman化身琉璃魔術師
2015-09-17社企介紹/黑暗對話:你的黑暗,我的力量!
2015-09-17社企介紹/大誌雜誌:讓街友一秒變老闆!
2015-09-17回響/馮燕:集中資源 讓民間推動社企
2014-09-27回響/青年農夫耕耘公益 播種台灣創新
2014-04-13回響/海洋在招手 青年返鄉要讓漁村變好玩
2014-02-17回響/海大生創業「漁翁得利」 推動漁村改造
2014-02-17回響/業者看法 有的叫好 有的擔心方向狹隘
2013-12-27直言集/社企需要協助 不是贊助
2013-12-27回響/公益信託 也能資助社企、促進就業
2013-12-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