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政府制度與支出需改造
可活化資產建立基金
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今舉行「關鍵2013: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會」,經建會做為台灣經濟總規畫角色,主委管中閔認為,「振興經濟立即性措施」可從「政府制度」和「政府支出」2個改造做起,政府制度改造包括加速工業區土地取得和環評機制改變,政府支出改造則可活化國有資產建立國家建設基金,利用這個基金協助政府遇到的財政短絀問題。
管中閔表示,政府本身碰到的問題是政府支出結構的僵化,每年預算1兆9000億元,70%是法定預算,不按照這個支出就違法,這就好比1個人全身70%肌肉無法自己支配一樣的僵化,現在舉債有上限無法擴大,政府面臨治標與治本兩難,以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兩難,他認為振興經濟的立即性措施有2個改造,分別是政府制度的改造和政府支出的改造。
土地取得與環評延宕
政府制度改造方面,管中閔說,政府施政困難是因為制度設計多年累積,很多廠商要回台投資遇到土地取得困難和環評制度延宕,他認為工業土地取得變更和環評機制改變是當前立即要做的。他認為一旦在土地和環評上有明確宣示重大改變,將有助於改善我們投資環境,可以提高吸引國內外投資誘因。
另外,金融業務鬆綁方面,適當的金融監理是用來確保金融產業穩定發展,但適當與國際接軌監理有必要,所以要積極擴大金融業產值,讓金融業發揮帶動經濟的作用。政府採購法的應用,業務外包是市場趨勢,政府採購法尤其是勞務採購也應該有所改變,可積極運用政府採購優勢帶動服務業,例如設計和資訊服務等。
政府支出改造上,管中閔說,因為公共投資受到預算限制,公共建設支出過去十多年平均負成長,無法適當發揮帶動經濟作用,政府預算要建立優先順序,配合政策目標有輕重緩急之分,具體做法就是政府可以考慮利用活化國有資產,成立國家建設基金,利用建設基金協助政府財政短絀的困難,建立反景氣循環政策性措施,支援政府政策,因為協助反景氣循環可避免經濟過度波動,造成經濟相對穩定,從而維持穩定成長。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如何突破政府舉債上限的財政困境、擴大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建議,郵儲基金和四大基金可投入有償性公共建設,甚至公股金融資產經營權可以釋出,政府當個快樂的股東就好;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則建議,設立單一窗口鼓勵台商回流,並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胡勝正強調,政府公共建設要有創意,不要被法規束縛。
相關新聞
馬總統:時間不會等台灣 朝野冷靜對話
2013-08-02談服貿 黃敏惠理性探討
2013-07-31管中閔:活化國有資產 成立建設基金
2013-07-31薛琦:經濟韌性大 不會變底特律
2013-07-31胡勝正:政府基金 投入有償公共建設
2013-07-31打開台灣經濟悶局 馬總統宣示驅動3具引擎
2013-07-31張家祝:服務業應加大投資
2013-07-31李述德:先執行自償性高的建設
2013-07-31財部:加稅需社會共識
2013-07-31產業轉型、多元分散 應師法韓國
2013-07-31全球5大FTA 台灣應擠進2個
2013-07-31嘉縣副縣長:政策要貼近民心
2013-07-31蘇治芬:服貿衝擊傳產
2013-07-31台經濟高峰會 苗栗「盼突破轉型」
2013-07-31傅崐萁:拚經濟 也要重人倫教育
2013-07-31北市財局長有感 稅制不公應改革
2013-07-31馬總統:服貿爭議 造謠和闢謠的對抗
2013-07-31重建經濟信心 政府加把勁
2013-07-31王文杉:加速行動 找到台灣新位置
2013-07-31卓伯源:盼彰濱納入示範區
2013-07-31陳冲:多溝通減少誤解 信心會提升
2013-07-31卓永財:解決企業設廠土地取得
2013-07-31林向愷:擺脫被藍綠對決綁架
2013-07-31錢復:一有抗議 政府就綁手綁腳
2013-07-31蕭萬長:除3大路障 推4項工程
2013-07-31王文杉:台灣要快找到新位置
2013-07-30葉匡時列藥方
2013-07-30馬蕭同台 為台灣經濟開路
2013-07-30馬:6月燈號綠燈 看到一線希望
2013-07-30為經濟開路高峰會 財經首長與產學對話
2013-07-30管中閔:政府制度與支出需改造
2013-07-30投縣政府秘書長:馬總統應解釋服貿
2013-07-30上銀找建廠用地 卓伯源力邀
2013-07-30蕭萬長主張廢兩稅合一
2013-07-30台幣不敢貶 出口悶鍋打不開
2013-07-23跨部會統合 鬆綁才是大補帖
2013-07-23再怎麼省錢 公建預算不能砍
2013-07-23跨區域整合 卡位慢就被取代
2013-07-23推國際醫療 政府做莊引東風
2013-07-23不管馬幾箭 先得拿出行動力
2013-07-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