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編、右編不一樣?2個碗看汙染 稻香給答案
二○一七年以來,「廢青不廢」陸續與關注海洋生態的黑潮基金會合作,呼籲人們重視海洋塑膠廢棄物問題,也獲邀參加二○一九年亞太社企高峰會,藉由開辦塑膠編織工作坊方式,讓民眾從做中學,理解循環經濟議題。今年三月起,廢青不廢再與關渡自然公園、關渡國中合作,與年輕學子共同探討水資源與糧食汙染議題。
幾名關渡國中學生放棄午休,在閒置的禮堂中找了一席空地,認真地編起手中的塑膠繩與稻梗。男孩們多半安靜而生疏地盯著手中的塑膠繩,一板一眼地慢慢穿繩引線;女孩們則邊聊八卦邊把玩手上的半成品。他們都是這次廢青不廢與關渡自然公園合作「生生行動」的成員。問他們喜不喜歡編織,無一遲疑給了肯定答案。
「生生行動」為關渡自然公園在二○一八年發起的計畫,目的是帶領民眾認識淡水河與關渡溼地。今年該計畫除帶領學生到溼地撿垃圾,還特地在公園內闢了一塊地讓學生種稻,以務農方式認識自然環境。楊芳宜所帶領的「交換碗」則是生生行動的子項目,分別讓學生收集「塑膠垃圾」和「稻梗」作材料,並教導他們將兩種素材分別編織成兩個大碗,過程中就能感受自然與人造垃圾的衝突。
楊芳宜說,她長期編塑膠袋,過程會將手弄得很髒,感受很不愉快,後來有次她編稻草,發現過程可以聞到稻香,身心愉快,於是想到讓學生體驗垃圾與稻草的編織感受。等兩個大碗都編好後,稻草碗上會擺上學生們在溼地收集來的垃圾;相反地,垃圾碗上,則會擺上學生親種的稻米。楊芳宜解釋,稻草碗裝垃圾,象徵自然受到汙染,而塑膠碗裝食物,則隱含食品汙染議題。
「念書時最討厭老師一直講,我們硬去吸收。這次讓大家實際去撿垃圾,他們編(垃圾)的過程久了手會髒,自然碗卻編久有香氣出來,感受就不一樣。藉由這過程,讓他們成為可以表達意見的創作者。」楊芳宜說:「這過程也很長期,就像我們做永續推廣一樣。」
目前該編織行動還在持續中,關渡自然公園則預定在十一月初發表學生種稻、編織的混合作品,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觀賞。
相關新聞
綠實踐影音賽倒數十天 快報名搶20萬首獎
2019-10-21左編、右編不一樣?2個碗看汙染 稻香給答案
2019-10-21「廢青不廢」塑膠袋變手中線 編出無限可能
2019-10-21拍綠生活拿獎金 下周開始報名
2019-09-10木育玩具創作賽 重溫質樸美好
2019-09-109成塑料製、8成被丟棄…從遊樂場到墳場 回收玩具大作戰
2019-09-10拒紙杯 年減15億個浪費
2019-07-05推廣理念進校園 文青企業來相挺
2019-07-05租借餐具 萬惡塑膠變環保尖兵
2019-07-05800萬上班族 如果把節能當KPI…
2019-05-23超「綠」辦公樓 出差要買碳排費
2019-05-23【綠生活實踐+】數位專題3:媽祖託夢不思議?孩子從漂流木學到這件事
2019-04-22當負責任的生活者 拍影片拿20萬元
2019-04-22走過家園的美麗與哀愁,他們說…
2019-04-22徒步環島57天...垃圾海灘淌黑水 看見你我的自私
2019-04-22【綠生活實踐+】數位專題2:手帕擦屁屁 拎鐵桶買魚 她的不塑生活古老又前衛
2019-04-02【綠生活實踐+】數位專題1:自製土磚蓋的家 為何十年後要親手推倒、燒了它?
2019-04-02【綠生活實踐+】影音專區
2019-04-02【綠生活實踐+】導讀
2019-04-02別再熬塑膠濃湯了 影像說故事獎20萬
2019-04-02她的不塑生活 玩創意讓環保也很快樂
2019-04-0212不塑心法 環保免當苦行僧
2019-04-022019願景啟動…就從今年起 用行動實踐綠生活
2019-02-22最高獎金20萬元 拍下你的綠生活
2019-02-22不改材質的自然建築 推倒又變回土地
2019-02-22零鋼筋、手造磚 夫妻蓋自然家屋 用乾式廁所 木屑爐取暖
2019-02-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