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世代雙贏」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倡議「世代共好」,謹研提「青銀工作分享」策略,希望為增進社會和諧,略盡棉薄。
台灣的老化指數在二○一七年二月破百,意即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十四歲以下者還多,可知「少子女化」的結果將更凸顯「高齡化」的嚴重。為免在夾層中的青壯年「蠟燭兩頭燒」,既要照顧長輩又得招呼小的,除了透過雙托同居、老少共學以減輕青壯年的負擔外,運用「漸進式退休」達到「青銀工作分享」目標,也是另一種「世代共好」的模式。
因為現代人營養好較長壽,加以年金改革,上了年紀的人多有「能工作就加減做」之打算,事實上從勞動部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亦能得到證明。只是現實總難盡如人意,由於要照顧親人,抑或健康考量,常迫使中高齡須提早退出職場。
此時若能透過「漸進式退休」,也就是在屆齡退休前,以減少工時或改任顧問的方式,達到維持在職身分直到退休。同時將前輩彈性上班所空出的工時,留給年輕人實習,助其學得職場技能,並讓年長者累積年資,以降低對退休金請領權益之影響,不也是一種「世代雙贏」嗎?
我國的勞動力參與率顯示,女性自五十歲起便有大幅下滑之情形,五十五歲以上更只剩下四十%;而男性則是六十歲起驟降,從七十%跌至五十%,反觀日、韓、新加坡等鄰國,卻都能維持在六成左右。可知台灣勞動市場規定硬性,普遍無法接受正職者以彈性工時的方式上班,即便是對延後退休者的要求亦然,所以在「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法(草案)」中也不見鼓勵「漸進式退休」之規定。
當然想藉「漸進式退休」達到「青銀工作分享」之目標,是要有配套的。因為企業不太接受中高齡員工,常是受到對「年齡」的刻板印象所致。由於中高齡經常予人體力差、反應慢、難管理的印象,很容易讓人忽視其價值。這點透過「年齡管理」就能降低影響,諸如在生產線加裝放大鏡,或是加大電腦螢幕,便可減少老花眼的干擾。或是用「彈性上班時間」,讓長者擺脫一天八小時,一周上班五天的制式班表,避免因體能或照顧緣故,經常要請假或拉長休息時間以致延遲作業。
此外,在「工作分享」安排上,除了將「彈性上班」空出來的工時,留給年輕人實習外,亦可由前輩扮演顧問的角色,帶領後進共同完成新商品研發;或是建立代班人員資料庫,作為有急單或現任員工請長假時之替補人選,以滿足「世代共好」之要求。
衷心期盼咱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經由相互扶持減少對立。
相關新聞
回響/「城市浪人」挑戰賽 青年帶長輩搭Uber
2018-11-17只聘55歲以上! 南韓銀髮企業締造破億營收
2018-11-04比利時長照新標準 密集照顧外的23小時尊嚴生活
2018-11-03史丹福銀髮設計賽獲獎/情境遊戲 預演退休人生難題
2018-11-03大齡女的治裝告白:瑜珈衣別貼身、要遮小腹
2018-11-02退休族情境遊戲 預演中年失業、子女借錢創業
2018-11-02德國高齡友善城 變老不再是禁忌
2018-09-18青年住桃園社宅 擬評選服務提案
2018-09-05新竹長照一條龍 老幼共托共融
2018-09-05回響/托育、托老一體 跨代共融
2018-08-30回響/青銀共居獲好評 雙北擴大試辦
2018-08-29人生長河兩頭兩代人互相滋養 德國長者單親互助共居
2018-08-28都市迎回老人...柏林多代宅 孩子交到老朋友
2018-08-28多代共居宅屬非營利機制 沒人捨得搬出去
2018-08-28回響/「世代雙贏」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2018-08-28【世代共好】數位專題-德國多代共居 用空間串起世代互助
2018-08-27【世代共好】數位專題-「我和我的高齡室友」 跨世代共居如何迸出奇異火花
2018-08-27「搖滾爺奶」創老人說書戰隊:老了也要快樂
2018-08-27回響/實現「雙托同屋」整合資源 共伴共學老少雙贏
2018-08-27從跨代共居畢業!告別爺奶室友 讓其他青年補位
2018-08-26翻轉家庭定義!青銀世代同屋簷 美日德都有先例
2018-08-26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2018-08-26農場裡的日照中心 失智長輩變開心農夫
2018-08-26德國共融空間計畫 孤獨老人與年輕家庭相遇之所
2018-08-26柏林青年尋找「老朋友」 要陪他到終老
2018-08-26老人專用網咖、藥局親自送藥到府…德國推高齡友善城市
2018-08-26街道屬於誰的?「九十五公分計畫」讓路給孩子玩
2018-08-26「障礙不見了」在聚樂部 童顏喚起公嬤本能
2018-08-26街道遊戲運動 找回孩子「走出家門就能玩耍」的權利
2018-08-26共居+同屋+共學...3模式創造世代共融空間
2018-08-26老人青年跨齡當鄰居?多代共生居所 對每個世代都友善
2018-08-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