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實現「雙托同屋」整合資源 共伴共學老少雙贏
看到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世代共融」專題,想起日前參加衛福部舉辦的替代役男專訓活動,密集的課程中,讓筆者認識到當今面臨的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夾擊,以及許多有關配套措施及應對方式,我想這是每一位國人都應該重視的議題,這將會在未來十年、廿年影響更鉅。
所有參加專訓的替代役男都將分發到全台的衛福部轄下單位及各地縣市的政府機關與公私立機構,但隨著募兵制的上路,替代役男的階段性任務將在未來兩年功成身退,目前全台各地許多的老人之家、兒童之家、教養院等機構尚有替代役男服勤協助工作,很快地,這些替代役男的空缺或許將會成為機構單位額外的問題,人力需求將增加,必須要做好準備。
在願景工程報導中提及的青銀共居、雙托同屋、老少共學,這些方式能夠促進世代共融的服務與產品,將會是世界「社會設計」的新潮流,台灣也有往此方向改變的急迫性。如兒童之家多半是安置無依的兒童及少年,而老人之家則是需要被長期照顧的老人,或許可以開始考慮將兒童之家與老人之家合併,當然還是需要經過縝密的規畫與階段性的試行,其主要目的在打造世代共融的空間。
試想,若是將兒童與老人之家適當地整合,或許可使人力資源較充沛,又可以創造老幼共學的空間,藉由系統性的訓練課程,這些原本可能失智的老人,可以藉由與孩子們的交流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孩子能從這些爺爺奶奶中學到更多東西,而這些爺爺奶奶也可以將孩子當作乾孫來照料,那將會是雙贏的結局。
過去對於隔代教養的問題看法兩極,但是對於這些缺少父母照顧的孩子,以及這群失智或孤獨的爺爺奶奶來說,可以讓托兒與托老機構實現「雙托同屋」,每位爺爺奶奶也可以是其他孩子的爺爺奶奶,孩子的陪伴將解決孤獨、失智老人的問題。這樣的「新隔代教養」方式更勝於既有的傳統兒童之家與老人之家的照護模式,以更有效的方式得到更大的機會成本,那又何樂不為呢?
相關新聞
回響/「城市浪人」挑戰賽 青年帶長輩搭Uber
2018-11-17只聘55歲以上! 南韓銀髮企業締造破億營收
2018-11-04比利時長照新標準 密集照顧外的23小時尊嚴生活
2018-11-03史丹福銀髮設計賽獲獎/情境遊戲 預演退休人生難題
2018-11-03大齡女的治裝告白:瑜珈衣別貼身、要遮小腹
2018-11-02退休族情境遊戲 預演中年失業、子女借錢創業
2018-11-02德國高齡友善城 變老不再是禁忌
2018-09-18青年住桃園社宅 擬評選服務提案
2018-09-05新竹長照一條龍 老幼共托共融
2018-09-05回響/托育、托老一體 跨代共融
2018-08-30回響/青銀共居獲好評 雙北擴大試辦
2018-08-29人生長河兩頭兩代人互相滋養 德國長者單親互助共居
2018-08-28都市迎回老人...柏林多代宅 孩子交到老朋友
2018-08-28多代共居宅屬非營利機制 沒人捨得搬出去
2018-08-28回響/「世代雙贏」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2018-08-28【世代共好】數位專題-德國多代共居 用空間串起世代互助
2018-08-27【世代共好】數位專題-「我和我的高齡室友」 跨世代共居如何迸出奇異火花
2018-08-27「搖滾爺奶」創老人說書戰隊:老了也要快樂
2018-08-27回響/實現「雙托同屋」整合資源 共伴共學老少雙贏
2018-08-27從跨代共居畢業!告別爺奶室友 讓其他青年補位
2018-08-26翻轉家庭定義!青銀世代同屋簷 美日德都有先例
2018-08-26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2018-08-26農場裡的日照中心 失智長輩變開心農夫
2018-08-26德國共融空間計畫 孤獨老人與年輕家庭相遇之所
2018-08-26柏林青年尋找「老朋友」 要陪他到終老
2018-08-26老人專用網咖、藥局親自送藥到府…德國推高齡友善城市
2018-08-26街道屬於誰的?「九十五公分計畫」讓路給孩子玩
2018-08-26「障礙不見了」在聚樂部 童顏喚起公嬤本能
2018-08-26街道遊戲運動 找回孩子「走出家門就能玩耍」的權利
2018-08-26共居+同屋+共學...3模式創造世代共融空間
2018-08-26老人青年跨齡當鄰居?多代共生居所 對每個世代都友善
2018-08-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