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新北市於三峽北大社宅試辦青銀共居,經過半年短居「試水溫」後,未來十位跨齡室友將續住。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說,「還有阿嬤想在此終老。」
但崔媽媽基金會秘書長呂秉怡指出,去年至今,跨代共居在國內仍是「實驗階段」,「試辦,意味著有很多特例。」跨代共居能否移植他處?又如何確保青銀兩代和平共存?執行上皆需深思熟慮。
第一招:住所近學區、醫院
柯伯麟表示,共居據點的選擇,是一大關鍵。若要吸引青年,大學城周邊即為首選;至於中高齡者,鄰近醫院則能符合醫療需求。
例如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鄰近文化大學,到陽明醫院、榮總也僅十五分鐘路程;新北三峽北大社宅附近也有台北大學、恩主公醫院,是既符合銀髮族需求,又好招募青年人力的地點。
第二招:硬體、軟體兼顧
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事業處處長張艾玲表示,跨代共居,不只是有人、有房,「把一群人放進一個空間,就會自動生活無虞。」硬體、軟體如何配合,皆是成敗關鍵。
硬體部份,柯伯麟表示,公共空間是共居的靈魂。國內許多老公寓將雅房分租,客廳卻普遍缺乏規劃,淪為住戶的儲藏室;但一個完整的家,不能沒有讓住戶團聚、共享的空間。尤其,「公共空間範圍夠大,才裝得下各種可能性」。
玖樓去年接管三峽北大的青銀共居示範戶,即為不同世代,設計不同主題的公共空間,例如「共食」主題,為開放式廚房搭配居家餐桌,供長輩下廚共食;針對青年族群,則安排白板、布告欄與大長桌,變身廿四小時開放的個人工作室。
軟體部分,陽明老人公寓明訂青年每月提供廿小時陪伴服務,確保世代間持續互助。新北青銀共居計畫,則無此規範;為了促進室友間和諧互動,玖樓安排一位「社群經理」,透過舉辦活動,例如三峽一日旅行、共食餐聚,或不定期在家中辦講座,讓跨代室友感情增溫。
第三招:擬室友公約、清潔外包
張艾玲指出,「共居」糾紛多數是生活習慣差異,或是浴室誰刷?垃圾誰倒?公共空間的清潔責任,常是共居破局的地雷難題。擬定室友公約是一個辦法。再不然,玖樓的做法是統統外包,例如團隊與彭婉如基金會合作,請家管員每月二至三次到據點清潔環境;並提供屋業管理服務,從冷氣壞掉,到家具汰換,都可以線上報修。
相關新聞
回響/「城市浪人」挑戰賽 青年帶長輩搭Uber
2018-11-17只聘55歲以上! 南韓銀髮企業締造破億營收
2018-11-04比利時長照新標準 密集照顧外的23小時尊嚴生活
2018-11-03史丹福銀髮設計賽獲獎/情境遊戲 預演退休人生難題
2018-11-03大齡女的治裝告白:瑜珈衣別貼身、要遮小腹
2018-11-02退休族情境遊戲 預演中年失業、子女借錢創業
2018-11-02德國高齡友善城 變老不再是禁忌
2018-09-18青年住桃園社宅 擬評選服務提案
2018-09-05新竹長照一條龍 老幼共托共融
2018-09-05回響/托育、托老一體 跨代共融
2018-08-30回響/青銀共居獲好評 雙北擴大試辦
2018-08-29人生長河兩頭兩代人互相滋養 德國長者單親互助共居
2018-08-28都市迎回老人...柏林多代宅 孩子交到老朋友
2018-08-28多代共居宅屬非營利機制 沒人捨得搬出去
2018-08-28回響/「世代雙贏」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2018-08-28【世代共好】數位專題-德國多代共居 用空間串起世代互助
2018-08-27【世代共好】數位專題-「我和我的高齡室友」 跨世代共居如何迸出奇異火花
2018-08-27「搖滾爺奶」創老人說書戰隊:老了也要快樂
2018-08-27回響/實現「雙托同屋」整合資源 共伴共學老少雙贏
2018-08-27從跨代共居畢業!告別爺奶室友 讓其他青年補位
2018-08-26翻轉家庭定義!青銀世代同屋簷 美日德都有先例
2018-08-26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2018-08-26農場裡的日照中心 失智長輩變開心農夫
2018-08-26德國共融空間計畫 孤獨老人與年輕家庭相遇之所
2018-08-26柏林青年尋找「老朋友」 要陪他到終老
2018-08-26老人專用網咖、藥局親自送藥到府…德國推高齡友善城市
2018-08-26街道屬於誰的?「九十五公分計畫」讓路給孩子玩
2018-08-26「障礙不見了」在聚樂部 童顏喚起公嬤本能
2018-08-26街道遊戲運動 找回孩子「走出家門就能玩耍」的權利
2018-08-26共居+同屋+共學...3模式創造世代共融空間
2018-08-26老人青年跨齡當鄰居?多代共生居所 對每個世代都友善
2018-08-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