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屬於誰的?「九十五公分計畫」讓路給孩子玩
二○○七年起,英國開始了「街道遊戲」的倡議運動,要在高度都市化的世界中,為孩子找回「走出家門就能玩耍」的權利,更要透過社區之力,達成「同村共養、世代融合」的理念。
在台灣,一群各行各業的媽媽們近年組成「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向政府爭取讓公園中長得一樣、無聊的罐頭遊具,能依孩子想望,打造出特色公園。如今已成功讓許多公園變身。
這些由兒童觀點出發的「空間使用權」運動,已是全世界趨勢。知名的伯納德.凡.利爾基金會倡議「九十五公分計畫」,要求以三歲小孩眼光來看都市規劃。由兒童經驗帶來的改變非常實在。特公盟成員張巧君指出,挪威奧斯陸因此砍掉部分十字路口的灌木叢,因為擋住兒童過街的視線。
英國布里斯托的民間團體「出去玩(Playing Out)」,結合兒童遊戲權倡議者、永續交通學者等,提出直白主張:「封街,把馬路讓給兒童玩!」
到英國取經的特公盟國際事務專員李玉華說,聽來匪夷所思,但全英風行「布里斯托模式」,至少每個月封街一次,每年超過六百六十條街道、六十七個鄰里社區定期封街玩遊戲,五十四個鄉鎮把「特色街道遊戲」寫入政策,長期補助。
八月初在倫敦的李玉華,看見「街道遊戲」的各式創意:在暑熱街頭,擺出躺椅和充氣泳池,街坊孩子打水仗,大人助攻。若是下雨天,最好玩的就是穿雨鞋跳水坑。玩耍就是這麼簡單,不需要到遠方的遊樂園、買門票才能享受;需要的,是我們對空間使用的想像,以及把主權交給小孩。
老少為了街道遊戲,一起剪貼紙箱、排輪胎,由手作到玩樂,正是最自然的世代交流與經驗。長者感染孩子的生命力,也從互動交流中獲得成就感;孩子翻轉對老人的刻板印象,不再是皮皺、看電視就打瞌睡的糟老頭。
「街道遊戲是跨世代連結、打破都市疏離的良方。」「出去玩」組織發起人艾莉絲.弗格森(Alice Ferguson)對李玉華說,街頭空白就是兒童創意最好的揮灑空間,是跨年齡、跨世代、跨學區的互動。
相關新聞
回響/「城市浪人」挑戰賽 青年帶長輩搭Uber
2018-11-17只聘55歲以上! 南韓銀髮企業締造破億營收
2018-11-04比利時長照新標準 密集照顧外的23小時尊嚴生活
2018-11-03史丹福銀髮設計賽獲獎/情境遊戲 預演退休人生難題
2018-11-03大齡女的治裝告白:瑜珈衣別貼身、要遮小腹
2018-11-02退休族情境遊戲 預演中年失業、子女借錢創業
2018-11-02德國高齡友善城 變老不再是禁忌
2018-09-18青年住桃園社宅 擬評選服務提案
2018-09-05新竹長照一條龍 老幼共托共融
2018-09-05回響/托育、托老一體 跨代共融
2018-08-30回響/青銀共居獲好評 雙北擴大試辦
2018-08-29人生長河兩頭兩代人互相滋養 德國長者單親互助共居
2018-08-28都市迎回老人...柏林多代宅 孩子交到老朋友
2018-08-28多代共居宅屬非營利機制 沒人捨得搬出去
2018-08-28回響/「世代雙贏」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2018-08-28【世代共好】數位專題-德國多代共居 用空間串起世代互助
2018-08-27【世代共好】數位專題-「我和我的高齡室友」 跨世代共居如何迸出奇異火花
2018-08-27「搖滾爺奶」創老人說書戰隊:老了也要快樂
2018-08-27回響/實現「雙托同屋」整合資源 共伴共學老少雙贏
2018-08-27從跨代共居畢業!告別爺奶室友 讓其他青年補位
2018-08-26翻轉家庭定義!青銀世代同屋簷 美日德都有先例
2018-08-26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2018-08-26農場裡的日照中心 失智長輩變開心農夫
2018-08-26德國共融空間計畫 孤獨老人與年輕家庭相遇之所
2018-08-26柏林青年尋找「老朋友」 要陪他到終老
2018-08-26老人專用網咖、藥局親自送藥到府…德國推高齡友善城市
2018-08-26街道屬於誰的?「九十五公分計畫」讓路給孩子玩
2018-08-26「障礙不見了」在聚樂部 童顏喚起公嬤本能
2018-08-26街道遊戲運動 找回孩子「走出家門就能玩耍」的權利
2018-08-26共居+同屋+共學...3模式創造世代共融空間
2018-08-26老人青年跨齡當鄰居?多代共生居所 對每個世代都友善
2018-08-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