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裡的日照中心 失智長輩變開心農夫
來「晴耕雨讀舍」的22名長者,都是醫師判定輕度到中度的失智者,平均年齡超過80歲。日照中心負責人在房舍之外,也把隔壁近半個操場大的農田租下來,設計成一區區架高的小菜園,讓長者動手種蔬果;這裡不僅是他們的開心農場,也是附近社區學童食農教育的園地。
台灣來的元子怡是日照中心的員工,她考取日本園藝治療士之後來這裡上班,同時透過實地研究寫園藝治療的博士論文。
她說,受限空間環境,日本有如此大規模農場的日照中心少之又少,能促成失智長者與學童世代交流機會的,目前只有「晴耕雨讀舍」,這也是她在此「半工半研」的主因。
以山田為例,他失智前是一位傑出的農夫,現在每天早上搭日照中心專車來上課,所有延緩失智速度的課程中,在農場種菜最不像在上課,山田的表情也最專注。
元子怡請教山田如何種出身型優美的地瓜,山田不僅有條有理地解釋方法,更親手示範如何整理地瓜藤,讓地瓜好好長大,起身時臉上洋溢著農業職人自信的笑容。
這一幕也在每周五的學童食農教育活動中上演。這一天是日本政府推行的食農教育日,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到日照中心農場參觀、體驗農作生活,也是山田每周最期待的日子。
「看到孩子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孫子一樣!」包括山田在內的長者個個都笑容燦爛,開心迎接家長和孩子們到來,除了傳授地瓜、茄子、小黃瓜等園藝工法,長者也樂於為孩子做生態導覽,訴說兒時的自然生態記憶,孩子們不斷的提問與讚美,讓長者過了愉快又充實的一天。
元子怡說,除了農場體驗,作物收成時也會邀社區孩子們一起參與,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世代合作、交流,傳承長輩的智慧與經驗,也讓孩子們療癒長者的心靈,一舉多得。
她表示,務農背景的失智長者種植作物的成功率偏高,施以園藝治療能喚起務農的記憶,藉由成就感產生有正向鼓舞、提高自信的效果;非務農背景的失智者在固定的空間裡,看著作物成長、開花、結果的喜悅,不僅能平靜情緒,也能藉此延緩記憶流失。
相關新聞
回響/「城市浪人」挑戰賽 青年帶長輩搭Uber
2018-11-17只聘55歲以上! 南韓銀髮企業締造破億營收
2018-11-04比利時長照新標準 密集照顧外的23小時尊嚴生活
2018-11-03史丹福銀髮設計賽獲獎/情境遊戲 預演退休人生難題
2018-11-03大齡女的治裝告白:瑜珈衣別貼身、要遮小腹
2018-11-02退休族情境遊戲 預演中年失業、子女借錢創業
2018-11-02德國高齡友善城 變老不再是禁忌
2018-09-18青年住桃園社宅 擬評選服務提案
2018-09-05新竹長照一條龍 老幼共托共融
2018-09-05回響/托育、托老一體 跨代共融
2018-08-30回響/青銀共居獲好評 雙北擴大試辦
2018-08-29人生長河兩頭兩代人互相滋養 德國長者單親互助共居
2018-08-28都市迎回老人...柏林多代宅 孩子交到老朋友
2018-08-28多代共居宅屬非營利機制 沒人捨得搬出去
2018-08-28回響/「世代雙贏」青銀共好策略:漸進式退休
2018-08-28【世代共好】數位專題-德國多代共居 用空間串起世代互助
2018-08-27【世代共好】數位專題-「我和我的高齡室友」 跨世代共居如何迸出奇異火花
2018-08-27「搖滾爺奶」創老人說書戰隊:老了也要快樂
2018-08-27回響/實現「雙托同屋」整合資源 共伴共學老少雙贏
2018-08-27從跨代共居畢業!告別爺奶室友 讓其他青年補位
2018-08-26翻轉家庭定義!青銀世代同屋簷 美日德都有先例
2018-08-26鼓勵兩代互動!青銀和平共存 三招相處避地雷
2018-08-26農場裡的日照中心 失智長輩變開心農夫
2018-08-26德國共融空間計畫 孤獨老人與年輕家庭相遇之所
2018-08-26柏林青年尋找「老朋友」 要陪他到終老
2018-08-26老人專用網咖、藥局親自送藥到府…德國推高齡友善城市
2018-08-26街道屬於誰的?「九十五公分計畫」讓路給孩子玩
2018-08-26「障礙不見了」在聚樂部 童顏喚起公嬤本能
2018-08-26街道遊戲運動 找回孩子「走出家門就能玩耍」的權利
2018-08-26共居+同屋+共學...3模式創造世代共融空間
2018-08-26老人青年跨齡當鄰居?多代共生居所 對每個世代都友善
2018-08-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