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30億敦親睦鄰金淪民代私房錢?公民科技揭秘
台電每年編列30億元「促進電力開發協助金」供民間單位「敦親睦鄰」。但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政策部主任田君陽統計,每年有上千筆補助案,是由民意代表協助申請,且該組織理事長就是民代本人或其利益關係人,協助金淪為民代私房錢。
為避免協助金的私相授受,田君陽展開「台電30億敦親睦鄰金追追追」計畫,鎖定立委、各縣市正副議長,並建立他們的「關係人」公開資料庫,與台電公開的補助資料交叉比對,揭露多少民代,可能居中「仲介」,為自家人申請協助金。專案獲得今年度g0v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
這筆俗稱「敦親睦鄰金」的促進電力開發協助金,名義是鼓勵「宣傳節約用電」或是「提昇企業(台電)形象」,但細究補助項目,田君陽表示,舉凡補助廟會活動、社區卡拉OK大賽百萬元……「或是有些連活動名稱都沒寫就補助10萬元。」他質疑,這筆經費究竟是花在刀口上,還是用來做公關?
此外,敦親睦鄰金申請管道,可由民代協助申請,但田君陽指出,立委擁有審查國營企業預算的生殺大權,此舉有「綁預算、索經費」疑慮,淪為立委政治綁樁、圖利特定組織的手段。
去年底,有立委在經濟委員會要求台電將10年內「立委協助申請補助經費」資訊全數上網,但公開資料有單位、名目、金額,「獨缺仲介的立委名字。」田君陽說。
為追查金流黑箱,團隊率先製作本屆立委、各縣市正副議長的「關係人」資料庫,包括民代的配偶、親戚、助理等。
田君陽表示,由於法定公開資料,主要為「配偶」,因此其餘線索得倚靠媒體報導、監察院財產申報,甚至立院公報、會議逐字稿等,經過查證後,再納入資料庫,「有疑慮的資料一率不公開。」
此外,像是「配偶」名冊也可能變動,政壇不乏「假離婚,但明明天天住在一起」的案例。因此資料庫也開放線上回饋機制,並記載民代的婚姻歷程等。
同時,團隊也取得國內近9千家非營利組織的公開資訊,包括協會理事長名單等,將用以比對民代的利益關係人資料庫,揭露補助金流向。
田君陽表示,資料庫未來也將全數公開,不單是用以比對台電「敦親睦鄰金」的補助名單,也應用在其他政治議題,供社會大眾公評。
以公民科技深入敏感的政治議題,田君陽說,專案最大的難處,不在於資料量有多少,「而是精準度必須百分之百」,否則公信度被挑戰,監督政府的初衷可能功虧一簣。
田君陽表示,目前是沒收到來自各方的施壓,倒是身邊立委助理友人提醒「要注意安全」,監督政府也別忘了發表「不自殺聲明」。
相關新聞
鍵盤拯救偏鄉識字量 「零時小學校」五萬獎金等你拿
2020-07-01「零時小學校」 科技找教育新解方
2020-02-26社企送暖 特殊童上學無礙
2020-02-22偏鄉童識字挫折 二十萬獎金找解方
2020-02-22官民合作!開放資料平台再進化 政府不能籠統回應
2020-01-14申請資料5成被拒 「小幫手」來湊合
2020-01-14願景工程加碼贊助g0v獎助金 助民眾監督河流工程愛環境
2019-11-16全民監工河川整治、無人機掌控農損 獲公民科技獎助
2019-03-09先搏感情再教求證 「假新聞清潔劑」走入長輩生活圈
2019-02-21「Cofacts真的假的」集群體之力線上闢謠
2019-02-21打假新聞 找「美玉姨」幫忙
2019-02-21計程車、政府公務車裝「路平盒子」 讓爛路現形
2018-10-06台電30億敦親睦鄰金淪民代私房錢?公民科技揭秘
2018-09-26勞基法變程式碼 工程師一秒判讀過勞班表
2018-09-06國內首款植物辨識App 協尋失落的台灣特有種
2018-08-17官方台語辭典查不到學生名…工程師動手做個新的
2018-08-17汽車裝微型電腦實測爛路 工程師讓台灣路更平
2018-08-17流浪不再有一餐沒一餐 「人生百味」讓街友吃飽穿暖
2018-08-17公民科技創新/一枚信號傳送器 山難找得到
2018-03-17敦親睦鄰金立委介入? 台電嚴審資金運用
2018-03-04美國解密文件 找到…政大抗議信
2017-09-25公民參與科技創新最高獎金50萬 7/16截止
2017-07-13真的假的LINE…奪10萬獎金
2017-03-19貼上訊息 機器人幫你辨真偽
2017-01-25打擊食物浪費 好點子獎助50萬
2017-01-20「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徵件 最高補助50萬
2016-12-22科技創新徵件 獎助300萬
2016-12-20公民科技改變台灣 你有點子、這有補助
2016-12-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