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台語辭典查不到學生名…工程師動手做個新的
越來越多學者指出台語式微,現在20至30歲的年輕人,會聽、說台語的不到5成;若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標準來看,30年以後,台語可能消失。
但工程師吳家銘指出,「台語相關資源與經費,是全台所有語言中最弱勢的」,既無專屬的公共媒體,也沒有專責委員會,行政資源遠遠不及客家語、原住民族語。雖然今年初,行政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但何時三讀上路仍是未知數。
為了搶救台語文,吳家銘展開「ChhoeTaigi 找台語」,將挑選台語文相關文獻,將其數位化;再整合市面上的台語字詞數位資料(如線上辭典)進行規格化,開發一款能夠查閱所有資料的線上辭典網站與手機辭典App。專案獲今年度g0v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
「沒有文字的語言,是難以傳播的。」吳家銘多年來投身台語教育工作,在高雄社區大學當台語老師,也同時運用所長,設計手機上的台語輸入法「Phah Tâi-gí」與詞典軟體。但越是深入專研,他越發現台語在推廣工作上的基礎建設,大大不足。
以初學者最常使用的線上台語字辭典為例,吳家銘指出,像是政府公布的教育部台語常用詞辭典,字詞量太少,「隨便舉個日常常見的詞bah-sò(肉燥)就沒有收」「連學校孩子的姓名怎麼唸都查不到。」光是官方辭典就不敷使用,更別提相關的語言復振工作。
另一方面,民間開發的台語辭典,種類繁多,例如日治時期所編的「台日大辭典」,收錄約七萬字詞,將近是官方辭典的三倍;而十九世紀末,由長老教會傳教士甘為霖編撰的「甘字典」,則是歷史最悠久。儘管字詞總量大,民眾卻未必知道各辭典的屬性與查詢訣竅,「找一個字,可能就要花好多時間。」
「我現在是要把這些產品,整合成一個服務。」吳家銘近日打算與各家平台洽談,先取得授權,再將資訊統一規格,發揮開源精神,開發一款「集大成」的台語數位辭典,未來使用者只要鍵入關鍵字,系統就會自動從雲端資料庫中撈出相對應的資訊。
至於其他尚未數位化的「落網之詞」,吳家銘打算探勘台語文獻,將版權許可的紙本資料,進行數位化。前期鎖定一九二八年的《台灣植物名彙》與一九五六年的《台灣白話基礎語句》,將從兩本著作中搜尋目前相當匱乏的植物名詞與常用字詞。
「這項工程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投入,因此這只能算是開個頭。」吳家銘說,未來的台語復振工程,需要此刻打上良好的地基,「老實說,我做的基礎工作真的是很枯燥乏味,但卻是不得不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吳家銘率先為台語保存行動,貢獻一分力,期盼「ChhoeTaigi 找台語」專案有了初步成果後,能吸引更多人投入,讓更多台灣人在台語學習之路上,事半功倍。
相關新聞
鍵盤拯救偏鄉識字量 「零時小學校」五萬獎金等你拿
2020-07-01「零時小學校」 科技找教育新解方
2020-02-26社企送暖 特殊童上學無礙
2020-02-22偏鄉童識字挫折 二十萬獎金找解方
2020-02-22官民合作!開放資料平台再進化 政府不能籠統回應
2020-01-14申請資料5成被拒 「小幫手」來湊合
2020-01-14願景工程加碼贊助g0v獎助金 助民眾監督河流工程愛環境
2019-11-16全民監工河川整治、無人機掌控農損 獲公民科技獎助
2019-03-09先搏感情再教求證 「假新聞清潔劑」走入長輩生活圈
2019-02-21「Cofacts真的假的」集群體之力線上闢謠
2019-02-21打假新聞 找「美玉姨」幫忙
2019-02-21計程車、政府公務車裝「路平盒子」 讓爛路現形
2018-10-06台電30億敦親睦鄰金淪民代私房錢?公民科技揭秘
2018-09-26勞基法變程式碼 工程師一秒判讀過勞班表
2018-09-06國內首款植物辨識App 協尋失落的台灣特有種
2018-08-17官方台語辭典查不到學生名…工程師動手做個新的
2018-08-17汽車裝微型電腦實測爛路 工程師讓台灣路更平
2018-08-17流浪不再有一餐沒一餐 「人生百味」讓街友吃飽穿暖
2018-08-17公民科技創新/一枚信號傳送器 山難找得到
2018-03-17敦親睦鄰金立委介入? 台電嚴審資金運用
2018-03-04美國解密文件 找到…政大抗議信
2017-09-25公民參與科技創新最高獎金50萬 7/16截止
2017-07-13真的假的LINE…奪10萬獎金
2017-03-19貼上訊息 機器人幫你辨真偽
2017-01-25打擊食物浪費 好點子獎助50萬
2017-01-20「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徵件 最高補助50萬
2016-12-22科技創新徵件 獎助300萬
2016-12-20公民科技改變台灣 你有點子、這有補助
2016-12-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