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老骨頭...推嬰兒車搭公車 簡直是一場噩夢
「行的正義在哪裡?」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探討高齡族群面臨的移動困境。除了銀髮族,不少家長反映推嬰兒車出門困難重重,上下公車等於考驗家長體力。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少子化日益嚴重,政府發錢鼓勵生育,但育兒環境根本不友善,帶小孩出門坐公車得碰運氣,若一位家長帶兩個小孩出門更是一場噩夢。
家長王小姐表示,有次推嬰兒車搭公車,想從後門上車,司機卻以「後門僅提供輪椅專用」拒絕開門,她只能「連人帶車」從前門上,而司機沒等她把嬰兒車放妥就急急開車,讓她冒出一身冷汗。
家有十一個月大嬰兒的陳先生也說,日前推嬰兒車下公車,嬰兒車才推出車外一半,他人還在車上,司機就將車門關上,公車門就這樣夾著嬰兒車懸空開了一小段路,司機根本不知道,直到他與車上其他乘客大喊,司機才將車停下。
林月琴表示,常常公車前門塞滿了人,許多家長推嬰兒車會希望從後門上車,但上不了;她也碰過家長推著嬰兒車上車,還未上妥車門就關起,情況相當危險;若是一手推嬰兒車,另一手牽著孩子,困難更是難以想像。
林月琴說,政府應與業者聯手增加獎勵機制,讓主動幫忙家長的司機獲得獎勵與表揚,並讓帶小小孩出門、推嬰兒車坐公車的家長比照身障者,由司機主動協助。
北市業務稽查科長郭献文表示,在去年新修訂的「駕駛員服務特殊需求乘客上下車標準作業程序」中,明定司機需服務行動不便者上下車,其中包含以輪椅代步、視障者、推嬰兒車家長。不過記者實際觀察,雖然新規已上路一年,還是有許多司機不會主動詢問帶小孩出門的家長,仍有許多家長背著大包小包,吃力將嬰兒車推上公車。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坦言,家長推嬰兒車上下車其實也讓駕駛壓力非常大,因為上車前嬰兒車需單邊抬起以利上車,有時角度不對會卡住,花費時間多事小,安全問題大。
李建文建議家長把小孩抱在身上,若有隨行家人,幫忙將嬰兒車抬上公車。
看專題:「公車溫柔革命 我們能做什麼?」
相關新聞
回響/司機臭臉扶輪椅下公車 知道原因後心酸
2018-08-03回響/路平一點 低地板公車多一點
2018-08-01回響/帶著職業病 運匠依然很暖心
2018-08-01回響/假日踏青等嘸車 開一班等於賠一班
2018-07-31回響/沒拼績效 那位溫柔的司機 被禁駛了…
2018-07-30回響/媽媽總愛等那班「有溫度」的公車
2018-07-30回響/公車是台灣低薪過勞的縮影 溫柔司機會被檢討?
2018-07-30不只老骨頭...推嬰兒車搭公車 簡直是一場噩夢
2018-07-30回響╱柯文哲:客運3個約定 響應公車溫柔革命
2018-07-30公車急驚風 北市去年201名乘客摔傷...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2018-07-30朝五晚十一...公車司機太操 乘客一日三遇
2018-07-30溫柔司機上車會招呼...乘客搭車變享受了!
2018-07-3015歲女學生遭公車摔死 客運維修業務僅靠19歲技師
2018-07-30捷運文化人人稱道後...台灣亟需一場「公車溫柔革命」
2018-07-2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