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公車是台灣低薪過勞的縮影 溫柔司機會被檢討?
筆者曾經在不到十秒內,被公車後車門又開又關連夾二次,還有長期搭公車上下班通勤的經驗,對於公車溫柔革命有些看法。
若從公車司機整體工作型態和交通生態來看,便會發現,公車駕駛有每日跑車的里程標準,薪資有些內含載客獎金,這些都與發車次數和乘客上下車時間有關。加上國內道路狹窄,公車在路邊上下乘客便占用半個車道,若又逢上下班時間,不是造成交通堵塞的時間成本,就是迫使汽機車亂竄超車。
因此,如果沒有工作制度與交通環境的改善,你要的溫柔,就可能成了司機更長的工時,又可能使趕時間的乘客如熱鍋螞蟻;此種台灣特有交通生態,不一定是公車駕駛沒耐心,而是制度和環境使然。如果業者不配合改善相關制度,要司機開車溫柔如溫馨接送情,每日跑班降低,勢必影響跑車里程,整體成本誰來埋單,特別是這個低薪過勞的年頭。
同樣的,觀察整個公車與民眾交通上的關係,便會察覺縣市政府也不怎麼溫柔。高齡者與老弱或因身體負荷,或因病痛之苦,最怕久候。就算無法班次密集,也應有準確的到站時間可供參考,以及有座位和雨遮的候車亭,以避免讓長者罰站久候又望眼欲穿。縣市政府不是更該溫柔革命嗎?
現在公車駕駛會如衝組,把乘客當成宅配貨品運送,同一路線駕駛員超來超去,都是台灣產業型態縮影,就是靠薄利和加班賺錢養家活口。一天跑的趟數不夠,薪水便少得可憐,甚或是被公司要求自我改進或解雇,這些心酸又有多少人能用同理心去體諒。
另外,高呼要公車駕駛別急踩煞車和快踩油門起步的溫柔革命,不只要看到邁入高齡化社會的需求,也要詳觀公車缺人又缺錢的困境,更別忘了現在公車整體是靠政府補貼在撐,如果要公車溫柔,全民也要共同埋單。
看專題:「公車溫柔革命 我們能做什麼?」:
相關新聞
回響/司機臭臉扶輪椅下公車 知道原因後心酸
2018-08-03回響/路平一點 低地板公車多一點
2018-08-01回響/帶著職業病 運匠依然很暖心
2018-08-01回響/假日踏青等嘸車 開一班等於賠一班
2018-07-31回響/沒拼績效 那位溫柔的司機 被禁駛了…
2018-07-30回響/媽媽總愛等那班「有溫度」的公車
2018-07-30回響/公車是台灣低薪過勞的縮影 溫柔司機會被檢討?
2018-07-30不只老骨頭...推嬰兒車搭公車 簡直是一場噩夢
2018-07-30回響╱柯文哲:客運3個約定 響應公車溫柔革命
2018-07-30公車急驚風 北市去年201名乘客摔傷...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2018-07-30朝五晚十一...公車司機太操 乘客一日三遇
2018-07-30溫柔司機上車會招呼...乘客搭車變享受了!
2018-07-3015歲女學生遭公車摔死 客運維修業務僅靠19歲技師
2018-07-30捷運文化人人稱道後...台灣亟需一場「公車溫柔革命」
2018-07-2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