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傳承與重組創新 XY世代聯盟共榮
拜讀八日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世代共榮」相關報導後,頗有感觸。讓我更肯定自己希望人生下半場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也讓我有機會重「心」檢視與我共事的Y世代們的心理層面與行為模式,發展出一個共享共榮的工作團隊。
先前我的工作團隊不斷有同仁離職,一方面是我對千禧世代的想法未能深入理解,只認為我年輕時都是拚命工作達成績效,團隊同仁應有同樣的責任與使命;一方面我們都是公務人員,一樣職等到什麼單位領的是相同的薪資,只要不開心,其他機關有開缺,投履歷、面試、錄取、商調、走人,就可以擺脫一切不愉快。
我之所以急於要求同仁,並非上層有壓力,而是來自時間的急迫,因為醫院的非典型勞工抗爭事件,已連帶影響醫院病人安全問題。而要改變現狀,只能從招標案的規則改變,由現行的論人計酬改為論件計酬,一方面需要將所有勞務傳送工作量化,一方面要藉助科技輔助,讓勞工先能獲得物質與安全上的滿足,能用心工作,以避免工作疏失,達到維護病人安全之目的。這麼多的變革工作需於二年內完成,需要於下次採購招標前完成,因為那是一個改變的時機點。
由於有先前同仁離開的經驗,在甄選新的同仁建立新的工作團隊時,坦誠且熱情地說明一切,告訴他們「這是非典型勞工的宿命與悲情,我們有可能翻轉這個勞務型態,雖然只是一個起點,我們成功後其他的公務機關也可以仿效與複製,因此讓我們盡快完成一套系統與流程,讓病人安心、勞工賺錢的智慧化勞務傳送系統的目標可以實現。將來你們可以告訴你的家人,你們完成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讓每一個成員建立令人振奮的願景,讓他們發自內心希望肩負更多責任,無畏更多的挑戰,透過知識學習、創意組合以及團隊合作,這個夢想我們XY世代聯盟一定會實現。
相關新聞
回響/跨代合作別多說 做就對了
2018-07-29回響/台灣「僵」職場:你的工作有彈性嗎?
2018-07-23回響/楊志良:長壽台灣是幸福 也是挑戰
2018-07-17老師傅手藝是公司資產「打卡多久就算多少薪」
2018-07-12賞鳥達人許長生:若沒賞鳥「一個月就閒到死翹翹了吧!」
2018-07-12德國阿嬤尋職記 自嘲「沒用我的老闆很笨」
2018-07-12重返職場3年薪資政府出!德國這樣鼓勵中高齡就業
2018-07-12「工時帳戶」將加班時間存入帳戶 友善銀髮員工
2018-07-09德國缺工120萬人 識途老馬變寶
2018-07-09工作搭檔怎麼挑?跨年齡跨性別最犀利
2018-07-09七旬「灶神」宅配晚餐 餵飽職場青世代
2018-07-09他74歲曾是高階主管 兼差年薪近百萬
2018-07-09老,也有工作權「高年級生工作內涵必須翻轉」
2018-07-093千人海選 馬雲年薪184萬 聘了64歲的她
2018-07-09回響/傳承與重組創新 XY世代聯盟共榮
2018-07-08面試年輕人前等一下 一次讓你看懂四代職場觀
2018-07-08當「收音機世代」遇上「臉書世代」我們如何和平共處?
2018-07-08「你做決定,你負責」 長輩放膽讓小伙子當董事長
2018-07-08老師傅頂上功夫他看得入迷...直言「角度是最難揣摩的」
2018-07-08「你看年輕人多白目」 一個問題引爆世代差異
2018-07-0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