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基金會「秋季思沙龍」即起報名
蜜蜂減半,昆蟲不見,花期亂套,魚游改道…
一場攸關未來生存的氣候戰爭,該怎麼面對?
全球的蜜蜂減半,昆蟲不見,魚游改道,花期亂套…氣候變遷已讓農漁業的常軌秩序大亂。聯合國說,我們剩下12年挽救地球。面對比戰爭還巨大艱難的挑戰,從國家政策到個人生活,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龍應台基金會「2019秋季思沙龍」以「家園2030」為主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從生態系統危機、糧食生產改變與漁業資源競奪等三個視角,深入探討氣候變遷對人類文明社會的影響,以及國際社會正進行的因應之道。
9月29日下午,首場秋季思沙龍邀請《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前環保署長魏國彥以「家園2030:地球已經走到了什麼地步?」為題,分享生態系統極度失衡,地球系統的人為破壞已到臨界值,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演講由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主持。
氣候變遷衝擊產業興衰與轉型,我們曾經孰悉的農產品,可能有天消失在餐桌上。10月26日(六)「花早開、蟲不來-土地變了,農業怎麼辦?」由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院長盧虎生、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靜貞主講;天使農業科技董事長陳宏志主持,剖析氣候變遷讓全球糧食生產結構變了,國家產業怎麼轉型,才能打贏這一場氣候戰爭?
11月9日(六)秋沙龍壓軸場邀請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特聘教授李明安、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楊惟任,以「海洋變成戰場—從『扇貝之戰』到『鯷魚之爭』談起」為題,剖析氣候變遷影響海洋生物的洄游與習性,將如何進一步影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海權爭議?國家又該以怎樣的高度,制動兼具海洋文化與永續發展的海洋政策?
【活動資訊】
第一場:2019/9/29(日)
講題:家園2030:地球已經走到了什麼地步?
講者:李家維 清華大學教授、《科學人》總編輯
魏國彥 臺灣大學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主持:陳保基 前農委會主委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拱廳(台北市八德路1段1號)
時間:14:00~16:00 沙龍
第二場: 2019/10/26(六)
講題:花早開、蟲不來-土地變 了,農業怎麼辦︖
講者:盧虎生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張靜貞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陳宏志 天使農業科技董事長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拱廳(台北市八德路1段1號)
時間:14:00~16:00 沙龍
第三場:2019/11/9(六)
講題:海洋變成戰場— 從「扇貝之戰」到「鯷魚之爭」談起
講者:李明安 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特聘教授
楊惟任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主持:邱文彥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中山大學 講座教授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拱廳(台北市八德路1段1號)
時間:14:00~16:00 沙龍
相關新聞
和平是可以學的嗎? 12/8開講
2019-11-15從扇貝到鯷魚 探討氣候變遷下的漁業戰爭
2019-11-04花早開蟲不來 怎辦? 10/26專家開講
2019-10-21救地球!避免製造「生態寡婦」
2019-09-30氣候變遷十年挑戰 我們還能為台灣做些什麼?
2019-09-23龍應台基金會「秋季思沙龍」即起報名
2019-09-19減碳借鏡歐盟 由總理統籌政策更有效率
2019-09-11救剩食等同減碳 庶民鬥陣來
2019-09-11減碳!龍應台:台灣應肩負更多責任
2019-09-09氣候變遷衝擊糧產 歐盟前官員:全球應立即減碳
2019-09-09減碳救地球 歐盟農業專家來台獻策
2019-09-08暴雨、熱浪重創農漁業 前歐盟執委下周來台獻策
2019-08-27教改40年如何影響中國人? 學者劉擎將來台剖析
2019-06-26拍文革成名 攝影師:悲劇不能重演
2019-06-19記錄文革慘劇 資深攝影師李振盛:悲劇不能重演
2019-06-19密藏多年的文革故事 李振盛如何用鏡頭紀實
2019-06-12不生孩子是婦女不負責任? 亞洲人口研究權威來台分享
2019-04-25引領產業革命 林百里:年輕人快去學AI
2019-03-242019春季思沙龍「面對未來-你準備好了?」
2019-03-08「民主了,然後呢?」來聽專家解析緬甸民主
2018-11-12侵略也可以「正義」? 一位日本學者的戰後省思
2018-11-01華盛頓郵報前駐北京記者 華山分析美中台關係
2018-10-20韓戰如何改寫台灣命運? 香港學者15日來台解答
2018-09-12戰爭離我們多遠? 港中日學者輪番開講
2018-09-06中國進取非洲所為何來?華盛頓郵報前記者來台解答
2018-08-17中國當代思想家朱學勤來台 主講「68思潮」
2018-07-31徐星主講思沙龍 用鏡頭揭開歷史「沒有說出來的故事」
2018-07-18回首1968 徐友漁聚焦中國「造反之年」
2018-06-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