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母親尊嚴!親奉失智母「我的家無法取代」
家母高齡八十三,前幾年開始情緒、習慣有些變化,認知判斷與記憶也出現錯亂,具社工背景的妻子敏感度高,建議帶去醫院檢查,經醫師診斷疑似阿茲海默症,配合處方用藥。後來有次意外摔斷了腿,無法行走,三餐起居均需人照料,術後休養半年日漸康復,可以推著輪椅慢慢走了,卻由神經內科醫師確診已達中度失智,沒想到專業評估標準,腦袋退化比肢體暫時失能還嚴重。
母親無意請外勞看護,排斥養護機構,也不願南下與我同住,身為獨子的我只能南北兩頭跑,甚至提前退休後成了主要照顧者,每天打掃、做飯、推輪椅散步習以為常。麻煩的是我總要回南部的家,看看老婆小孩,隔幾天再回台北時,看到人沒事,就感謝老天保佑。
慶幸的是親戚不多,沒有許多幫忙出主意的指導棋。再者母親常像個小孩,無憂無慮,還可以自己端碗吃飯,也不用灌食換尿布,比起更多癱瘓失能的照顧者,我還算好吧。
政府若有心推長照,值得鼓勵,但健全的家庭功能,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價值。犧牲自己一點點自由或工作收入,換來母親健康有尊嚴的晚年生活,也許將來能少些遺憾吧。
相關新聞
學者:長照資源重分配 減輕家屬負擔
2019-09-11長照機構住民遲來的補助 每月數千元 4萬人受惠
2019-09-11減少照顧悲劇 家總:機構補助應納入長照2.0
2019-09-11無奈送照護機構 被長照漠視的一群人
2019-09-11銀髮重訓甩骨鬆 不再弱肌背痛
2018-12-23全台郵局首例 南港郵局節餘空間 改建長照中心
2018-12-19「老老照顧」增速快 逾半無法喘息
2018-12-17幫照顧者一把! 「家庭協議」將啟動 五縣市擬推創新服務
2018-07-24說出來真好! 汪建民:把患者當「陌生人」 照顧也需要演技
2018-07-23聯合報社論/長照沒有英雄,須靠舉國同村協力
2018-07-01家人恐有一倒…在家安老 不切實際的過度奢求?
2018-06-28給母親尊嚴!親奉失智母「我的家無法取代」
2018-06-27父親最後十年的快樂泉源 照顧者:謝謝老爸的老友們
2018-06-27投書/他問母親可否住養老院 母親到處說他不孝…
2018-06-26投書/外籍長媳=免費傭?親友團要我辭職顧公公
2018-06-26投書/媽對六旬大姊說:我不是白住的 是有錢請妳的…
2018-06-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