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師徒制 高工磨出一片天
走進私立公東高工的實習工廠,嘈雜的機械聲不絕於耳,一群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專注地操作器具。沿襲了五十多年、獨特的「師徒制」教育,不僅讓公東高工成為國際競賽的常勝軍,二○一二年,更在少子化導致各校減招、減班的情況下,獲得教育部特准,恢復設立木工科。
瑞士來的神父 創設公東高工
一九五三年時,瑞士的錫神父因緣際會來到台東傳教,當時台灣經濟以農業為主,他從土地和台灣相近、也是多山的瑞士,推斷東部要脫離窮困必須受教育,因此一九五七年開始籌建公東高工。
錫神父主張理論與實務並重,唯有一技之長才能在社會立足,為了給學生紮實的技職教育,錫神父不採教育部規定的學制,引進德國「師徒制」,讓老師以「身教」傳給學生技術。五十多年來,獨特師徒制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工藝人才。
不採教育部學制 堅持不升格
由於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未按規定,公東高工幾度得不到教育部補助經費,錫神父只好自行募款;他也曾面臨升格為專科學校的壓力,但為了讓弱勢孩子真的學到技術,堅持不升格。
公東高工研發組長劉志鑫也是校友,他驕傲地說,師徒制讓他學會一身扎實技能。學生長期間在老師身邊學習,不僅學技藝,也學到生活觀念、工作倫理與職業道德。老師下課後也會留下來指導學生,許多工作的「眉角」就這樣代代相傳。
師徒感情好 校園「五代同堂」
「師徒制」凝聚了師生感情,許多校友也都返校任教。四年前機械科教師王翁財回校任教後,就出現「五代同堂」的有趣畫面。已退休、但仍在校服務的曾明坤教過劉志鑫,劉志鑫教過學務主任楊瓊竣,楊則教過機械科教師賴玉柱,王翁財則是賴玉柱的學生。
後山私立職校 創造招生奇蹟
公東高工也曾面臨招生危機,全校僅剩約六百個學生。但近幾年,社會大眾逐漸體會到,空有高等學歷沒有技能,在社會上仍是職場弱勢,學生慕「師徒制」之名而來,招生情形逐年改善,現在一屆的招生人數已超過六百人。
劉志鑫說,現在失業率高,許多人認為學得一技之長比較務實,而「師徒制」的傳統也是吸引學生回流的重要因素。
公東高工創校時,木工科是最早成立的兩個科系之一,也是學校的招牌,但十年前卻一度停招。劉志鑫回憶,當時資訊、電腦科系開始流行,在教育部總量限制下,校方為了增科,只好忍痛停招木工科。
業界一直有木工人才的需求,公東高工藉著過去「師徒制」優良傳統,去年復招木工科,立刻招生額滿。
梁珈綺是木工科復招後第一屆學生,全班有四十八人,她是少數三個女生之一。梁珈綺拿起工具,力道不輸男同學,「我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來這裡學到很多技術,以後不怕找不到工作。」
過去公東高工的學生,晚上上學科,白天都待在工廠實習,老師可以長時間帶領學生實作;但劉志鑫無奈地說,教育部推動教改後,一周五天不能都上實習課,實作課程被迫拆開,時間零碎,學生就不易學得深入。
一走進學校倉庫,學生得獎作品一字排開。公東高工電機科高三學生黃智傑,站在「健康舒壓床」旁,向記者介紹這個在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中獲得銀牌的作品。
黃智傑花了一個月,利用晚上與假日休息時間,跟著老師劉志鑫一起創作「健康舒壓床」。他說老師和學生像家人,能在老師身上學到技術,也學到工作態度。「以後我不擔心找不到工作,我有的是技術!」
公東高工的創校精神,就是希望技職教育能讓學生找到好工作,並藉「師徒制」強化技能學習;劉志鑫看著操作機器的學生說,「有一技在身,遇到機會才能好好把握」。
公東高工 發明展常勝軍
公東高工去年獲教育部特准,在不減科狀況下復招木工科,立刻招生額滿。走進木工科的學校工廠,學生正在分組練習,大家拿著鋸子等工具,奮力拆解木頭為零件,再組裝成家具。靠著「師徒制」訓練,公東學生屢在國際發明展得獎,今年五月更在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拚出三金四銀一銅。
相關新聞
回響/高教鬆綁 先破私校緊箍咒
2017-08-19【三部曲:高教轉骨】導讀
2017-01-11回響/大肚山下寫傳奇 上銀人才自己教
2015-02-01回響/肯學不怕髒 大四生當「黑手」
2015-02-01回響/上銀董座:都是富人念台大 台灣有什麼希望
2015-02-01回響/產學攜手 在學算年資
2015-02-01回響/技職攜手企業 教室→職場直達車
2015-02-01回響/賣身契No 業界開價留才
2015-02-01回響/保留學籍 台科大新鮮人先拚工作經驗
2015-02-01回響/扭轉升學掛帥 教部補助看就業率
2015-02-01技職教育 擦亮瑞士精品招牌
2013-09-10鐘表學校畢業 比拿大學文憑難
2013-09-10產學創新不自傲 鐘表谷領導精密工業
2013-09-10大學關一半 高教問題減大半
2013-09-10培養人才企業扛責 華航去大學獵才
2013-09-10台科大校長:別急著升學 愈早就業愈好
2013-09-10北商校長:技職 非二流學生在念的
2013-09-10堅守師徒制 高工磨出一片天
2013-09-09訂單式育才 技職教育找回身價
2013-09-09高職生拚大學 業界嘆自廢武功
2013-09-09被學歷綁架?高職生:求職怕沒門票
2013-09-09法國廚校學費百萬 還要排隊
2013-09-09法國學甜點、時裝…入門先教學生務實
2013-09-09空中巴士海外設職校 訂作人才
2013-09-09回響/高教轉骨避海嘯 美和科大借鏡
2013-09-06法國高等學院 培養菁英的搖籃
2013-09-03每月26K獎助學金 巴黎名校搶走台大人才
2013-09-03法國菁英學校 安排四星上將教父
2013-09-03瑞士聯邦大學 推動前進的心臟
2013-09-03放眼全球 瑞士職校畢業生最有競爭力
2013-09-03實習加持 瑞士大學剛畢業可月賺180K
2013-09-03回響/曾志朗:明星高中應向家長籌資源
2013-09-03台灣廉價菁英教育 削弱競爭力
2013-09-02「博雅」實踐者 腳踏文理多條船
2013-09-02德國大學生 企業實習列必修
2013-09-02南韓打造諾貝爾夢 砸錢不手軟
2013-09-02頭頂三星光環…企業要什麼 成均館就教什麼
2013-09-02浦大敢投資 師生比約一比三
2013-09-02大學高學費 南韓1年700億補助窮學生
2013-09-02回響/李家同:廣設大學是錯誤
2013-08-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