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等學院 培養菁英的搖籃
大家對法國的印象,多數是華麗建築、美食和名牌包,常忽略了法國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台灣包括空軍的幻象戰機、海軍的拉法葉艦、台北捷運的車體、華航長榮的飛機,都是購自法國,另如法國工程師的水準,在全球可是出了名的。
分析法國的競爭力能一直維持在全球領先群,原因之一是有一套獨特的菁英教育制度,專門培養高階文武官、企業主管。而且這套制度,是習自中國唐朝的科舉制度。
法國高等教育及研究部亞非部主任馬克莫卡(Marc MELKA)表示,法國在大革命之前就有為貴族而設的「大學」,這些學校是教會掌控、宗教人士授課。大革命打倒了貴族,也打趴了這個教育系統。一七八九年時,革命委員會認為百廢待舉的國家,需要一群學有專精的人來領導,當時有人提到中國唐代的科舉制度,透過層層考試選才的設計,造就了大唐盛世,法國模仿自中國科舉的菁英教育制度—「高等學院」從此誕生。
挑選學生 口試加筆試
這個制度走了兩百多年,學制多少有些修正,但選擇菁英學生的方式變化不大,就是嚴格的口試加筆試。
今日的法國失業率不低,但高等學院畢業生根本沒有找不到工作的困擾,因為他們大多數還沒畢業,大企業就搶著要,政府單位也會提供許多職缺給他們挑選。
師資邀請 頂級科學家
EP的學務副校長法蘭克帕卡( Frank Pacard)是個知名數學家,也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院士。他表示,EP從一開始就是為培育研究能力的高等工程師而設,當時找的師資就是全法最知名的科學家。學校的這些傳統和目標,二百多年來沒有改變過。
教學特色 跨領域學習
台灣的師長對學生的要求,總是「用功讀書」。帕卡表示,「在EP,我們要求學生要大量運動,免得他們只會讀書。」
帕卡的話,一點都不誇張。EP大學部的學生每周有六小時的體育課,學生是以體育興趣分組,而不是依科系分班,這個設計是為了讓學生之間有課業以外及所屬年級之外的互動,培養社交能力也建立未來的人脈。校內各式運動場地專業程度,台灣為奧運選手設的左營訓練中心都比不上。
帕克表示,從EP出去的畢業生,多是部會重要官員、企業高層主管、軍隊將領,甚至是總統或CEO,「所以在學時,就應多了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付出關懷。」所以一年級的學生,必須接受五個月的軍事訓練或參與NGO活動、公益活動。四年級學生則必須到其他國家或研究單位學習。
帕克說,這樣的安排看似很花錢,但若從EP學生畢業後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就知道這樣的教育投資「物超所值」。
國外學習 增加競爭力
EP國際關係行政長賈斯特拉斯基 Eglantine Jastrabsky表示,這是為了讓這些未來領導人,對其他國家、文化有更多了解,「這些學習經驗的累積,就是增加法國未來競爭力的養分。」
是這樣的學校,培育出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法蘭西學院和法國科學院院士中,該校畢業生占了百分之廿五、百分之四十。
投資學生 幾不計成本
赴美研究 旅費學校出
他還說了個故事,為巴黎高師的教育方式做了最佳註解。當年他讀碩士班時,想要研究美國國會生態,結果老師們討論後,認為這個題目無法在法國做,於是幫他連絡了美國國會、國會議員,安排他到美國研究數月,從華府到國會議員的選區,所有旅費都由學校支付。
梅查德表示,有些人或許會認為像高師這類學校享有太多資源,但從實際分配的經費,或從畢業學生對法國文化、科學、政治所帶來的影響,就知道「我們沒多占便宜」。
他強調,法國政府對菁英教育的態度是,「我們要及早找出有天分、有科學研究能力的人,培養他們成為要帶領未來法國更強盛的領導者」。「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科技大躍進會在何時發生,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為這未知、卻隨時會到的挑戰,準備好人才。」
不過也因為高等專業學院的畢業生,通常享有較高職位和薪水,法國社會也有批評的聲浪,或稱他們是「新貴族」。因為這些學生的父母,通常也是明星學校的校友,或教職員。弔詭的是,法國民意仍強力支持菁英教育制度,但要求招生必須更公平。
相關新聞
回響/高教鬆綁 先破私校緊箍咒
2017-08-19【三部曲:高教轉骨】導讀
2017-01-11回響/大肚山下寫傳奇 上銀人才自己教
2015-02-01回響/肯學不怕髒 大四生當「黑手」
2015-02-01回響/上銀董座:都是富人念台大 台灣有什麼希望
2015-02-01回響/產學攜手 在學算年資
2015-02-01回響/技職攜手企業 教室→職場直達車
2015-02-01回響/賣身契No 業界開價留才
2015-02-01回響/保留學籍 台科大新鮮人先拚工作經驗
2015-02-01回響/扭轉升學掛帥 教部補助看就業率
2015-02-01技職教育 擦亮瑞士精品招牌
2013-09-10鐘表學校畢業 比拿大學文憑難
2013-09-10產學創新不自傲 鐘表谷領導精密工業
2013-09-10大學關一半 高教問題減大半
2013-09-10培養人才企業扛責 華航去大學獵才
2013-09-10台科大校長:別急著升學 愈早就業愈好
2013-09-10北商校長:技職 非二流學生在念的
2013-09-10堅守師徒制 高工磨出一片天
2013-09-09訂單式育才 技職教育找回身價
2013-09-09高職生拚大學 業界嘆自廢武功
2013-09-09被學歷綁架?高職生:求職怕沒門票
2013-09-09法國廚校學費百萬 還要排隊
2013-09-09法國學甜點、時裝…入門先教學生務實
2013-09-09空中巴士海外設職校 訂作人才
2013-09-09回響/高教轉骨避海嘯 美和科大借鏡
2013-09-06法國高等學院 培養菁英的搖籃
2013-09-03每月26K獎助學金 巴黎名校搶走台大人才
2013-09-03法國菁英學校 安排四星上將教父
2013-09-03瑞士聯邦大學 推動前進的心臟
2013-09-03放眼全球 瑞士職校畢業生最有競爭力
2013-09-03實習加持 瑞士大學剛畢業可月賺180K
2013-09-03回響/曾志朗:明星高中應向家長籌資源
2013-09-03台灣廉價菁英教育 削弱競爭力
2013-09-02「博雅」實踐者 腳踏文理多條船
2013-09-02德國大學生 企業實習列必修
2013-09-02南韓打造諾貝爾夢 砸錢不手軟
2013-09-02頭頂三星光環…企業要什麼 成均館就教什麼
2013-09-02浦大敢投資 師生比約一比三
2013-09-02大學高學費 南韓1年700億補助窮學生
2013-09-02回響/李家同:廣設大學是錯誤
2013-08-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