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革命 譚敦慈:從吃「真食物」開始
「到底還有什麼能吃?」國內食安問題接連爆發,從塑化劑、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溝油、混油事件,食安問題不僅傷害身體,也傷害了社會信任。打開冰箱與櫥櫃,民眾們已經無所適從。譚敦慈溫柔而堅定的說,沒有那麼複雜,吃「真食物」,就能遠離食安風暴。
台灣走在飲食革命的當口,譚敦慈透過實作、分享,繼續堅持溫柔守護。
譚敦慈說,「真食物」也就是「原形食物」,竭盡所能的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吃天然的真食物,青菜就是青菜,魚就是魚,就是這麼簡單。馬鈴薯連皮蒸,蒸熟後再加上簡單調味;吃饅頭配地瓜,不要花時間做地瓜口味的饅頭;綠豆稀飯加點糯米,就很清爽好吃;水果不切,避免營養流失。
譚敦慈說,她很少吃麵條,麵條是加工品,她會選擇優質的麵粉,調水之後,下鍋就可以做成麵疙瘩。她也很愛吃饅頭,家裡常常蒸饅頭,在外購買的饅頭,建議常換店家,不要堅守一家的產品。
飲食革命下,家庭主婦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譚敦慈語出驚人的說,不要當一個犧牲奉獻的媽媽。不需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廚房,從洗、切、烹調,到清理廚房,實在太花時間,把時間留給陪伴丈夫與孩子,「吃飯是吃家庭氣氛」,烹飪時把握「簡單」、「快速」、「營養」的原則即可。
譚敦慈家裡的餐食很簡單,每天都有魚,一白一綠的蔬菜,一盤豆類,肉是隔天供應,且較少吃純肉,而是以玉米炒肉等方式,增添變化。譚敦慈說,林杰樑曾說,現在孩子的腎臟偏大,應是攝取太多蛋白質所致。
豆類很重要,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自製豆漿,譚敦慈建議,台灣的毛豆非常棒,她經常買帶殼的毛豆莢,水煮之後剝來吃。
在食材通路的選擇上,譚敦慈喜歡上傳統市場,她喜歡傳統市場有人情味,來往久了,菜攤老闆往往主動告知,今天哪個菜好,哪個供應商的東西不要買。
她也喜歡帶孩子上市場,看著滿簍的高麗菜、空心菜、青江菜,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認識食物,也歡迎孩子進廚房,只要注意安全即可。讓孩子吃原始形狀的水果,不切水果可以保持營養的完整。
傑米奧立佛在英國吹起飲食革命的號角,與校園提供的「垃圾午餐」有關,除了督促改善校園飲食之外。譚敦慈說,林家的孩子都是帶便當長大的。譚敦慈說,我們不是日本媽媽,不用做精雕細的華麗便當。但是切記,在用餐之前就要裝盒,不能用吃剩的菜裝便當,沾過口水的食物,就容易腐敗。
譚敦慈說,吃什麼,真的沒有那麼難。把握住,當地、當季盛產、真食物的原則,讓幸福回到每一家的餐桌上。
譚敦慈的拿手好食:洋蔥紅酒牛排
一、洋蔥、大蒜、紅酒醃製牛排。
二、牛排下鍋煎表面,定型。
三、以微波爐將牛排加熱至所需熟度,即可。
洋蔥、大蒜、檸檬、橄欖油、啤酒、紅酒用以醃紅肉,可以去除88%~90%的致癌物異環胺。
譚敦慈的拿手好食:自製調味料A
一、蔥、薑、蒜、辣椒、九層塔、花椒拌炒。
二、裝罐冷藏。
譚敦慈的拿手好食:自製調味料B
一、大蒜切片烤。
二、大蒜片泡在橄欖油中,酌量加鹽。
相關新聞
推健康飲食引入四章一Q 「對味廚房」進駐東海校園
2018-10-25惜食從自己做起…讓我們一起光盤吧!
2017-12-04零廚餘 從家庭做起
2016-08-01三星主廚馬西莫:一場從食物出發的自我認同之旅
2015-07-25官方版食育專章 草案8月出爐
2015-07-24食育法護食安 草案拚下會期三讀
2015-07-24飲食教育已揭竿起義
2015-06-17富足的矛盾 米蘭世博看見食物危機
2015-06-06長高高小巨人——補充高鈣好食物
2015-05-25為孩子開啟新良食運動:MiniCook理想的食育生活
2015-05-25長高高小巨人——補充高鈣好食物
2015-05-25為孩子開啟新良食運動:MiniCook理想的食育生活
2015-05-25我們一起改變
2015-05-16夏日盛宴,翻轉全球的「飲食革命日」
2015-05-16建立土地、食物與人的連結 專訪尼爾.洛維爾
2015-05-16飲食革命浪潮 台灣不缺席
2015-05-16現撈海產訂得到! 台大女棄鴻海投身漁業
2015-05-15余宛如:讓飲食把物種多樣性帶回餐桌
2015-05-14余宛如:「食物革命」的主詞跟受詞為何?
2015-05-14飲食革命 譚敦慈:從吃「真食物」開始
2015-05-14用小麥種出台灣的回憶
2015-05-11為什麼要飲食革命?
2015-05-05米蘭世博 「世界美食一條街」
2015-05-04米蘭世博食育願景vs.上海世博城市生活
2015-05-03麥當勞館尬慢食館 挨批不符世博主題
2015-05-03義大利砸千億辦世博 許1個經濟願望
2015-05-03圖輯/米蘭世博開幕搶先看
2015-05-02飲食革命日 5月16日串聯全球飲食教育
2015-05-02資訊圖表/米蘭世博開展 安全食物=基本人權
2015-05-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