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10月 窄路巷弄限速30公里
全台不少學校、醫院及住宅區,每到尖峰時間就可見汽機車呼嘯而過,全台各地近年因而推動「交通寧靜區」,交通部昨預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修正草案,進一步訂定全國標準,針對未設車道線、行車方向線等狹窄道路,規定車速從四十公里降到卅公里,目標十月一日上路。
「交通寧靜區」最早源自於荷蘭,訴求「讓孩子可以在家門口安心打球、跑步」,後來逐漸被歐美國家仿效。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七年前推出「公路正義」專題,就特別前往荷蘭取經,他們除了透過教育及執法手段,也利用設置圓環、波浪路面等交通工程,讓車子「想快也快不起來」。
後來台灣不少縣市政府因而跟進推動「交通寧靜區」,在學校、社區周邊實施,設置限速、禁鳴喇叭等標誌。如今交通部正式入法,向人本交通更進一步。
交通部表示,全台目前已有很多縣市推動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及交通寧靜區,因而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九十三條,針對未畫設車道線、行車分項線或分向限制等道路,也就是較為狹窄的巷弄限制車速卅公里,盼減少肇事嚴重程度。
交通部表示,修法非以舉發超速為目的,而是希望透過交通工程與標誌標線的改變,推動交通寧靜區及巷道安全。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趙家麟說,交通寧靜區真正精神是要讓駕駛謹慎開車,他以日本為例,像東京西日暮里巷弄內,近年就透過3D鋪面讓駕駛透過視覺感覺兩旁干擾物變多、道路變窄,他觀察駕駛真的會因此「被騙」而減速。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說,最關鍵的還是如何落實執法與教育。他直言,台灣最大的問題是駕駛行為,狹窄巷道內雖然汽車開不快,機車卻幾乎都用衝的,他觀察也發現台灣駕駛太聰明,即使畫設立體鋪面,也會迅速「看破手腳」。他認為,當駕駛沒有意識、不守法時,唯有透過執法或採科技執法,警惕違規駕駛才是「玩真的」。
相關新聞
回響/翻轉偏鄉交通 屏東滿州「幸福巴士2.0」上路
2020-12-25回響/偏鄉自用車可當公車 修法上路
2020-11-28回響/學者:後續運輸管理 恐最棘手
2020-09-26回響/放寬修法 偏鄉客車最快11月可當公車
2020-09-26回響/卑南部落小黃公車 25元到市區
2020-08-18回響/內輪差很危險!台東邀部落長輩體驗
2020-07-27前瞻交通預算 分一點給原鄉吧
2020-07-10台東海端幸福巴士 通車營運
2020-07-07回響/「噗噗共乘」 偏鄉媽樂甩5貼
2020-06-24回響/偏鄉交通整合 個人載客擬鬆綁
2020-06-20回響/幸福巴士來了 旭海阿伯找到接班人
2020-06-20回響/全國首創「監理公事包」 幸福小黃助偏鄉送件
2020-04-10專訪/林佳龍:偏鄉白牌車 安全就鬆綁
2020-04-02專訪/接上偏鄉最後一哩路 林佳龍允跨部會整合
2020-04-02回響/學校與家的距離 城鄉大不同
2020-03-26回響/難叫車?新北推長照界Uber
2020-03-25回響/客運媒合共乘 花東返家路通了
2020-03-24回響/鼎泰豐捐車到尖石 楊董親傳蛋炒飯秘訣給原民學童
2019-12-12回響/幸福巴士 駛入屏東旭海村
2019-12-11回響/長照專車難行 中市擬提高補助
2019-09-09回響/購車補助 無法解決偏鄉長照交通
2019-09-09國道散落物16日起收處理費 每車道每半小時3000元
2019-09-01最快10月 窄路巷弄限速30公里
2019-08-07告別「差不多」台鐵維修明年完成SOP
2019-07-28林佳龍:台鐵捷運化不是失敗政策 但可優化
2019-07-28林佳龍:台鐵公司化 關鍵在府院決心
2019-07-28搶救準點率 台鐵提6大改善措施
2019-07-22國道散落物 清理逾30分鐘收3千
2019-07-20難巡檢、易氣爆…人孔蓋下地 都市不安全
2019-06-26人孔蓋加強防滑 機車族福音
2019-06-20人孔蓋增防滑係數 拚3年完成
2019-06-18台東馬亨亨大道人孔蓋 今年全下地
2019-05-08體貼乘客...公車增設立桿 降低扶桿高度
2019-01-1934極限村落 公車來了!18鄉鎮受惠
2019-01-16客運首度駛進 東勢四美村民歡呼
2019-01-16道安3改良計畫 讓銀髮族安心出門
2018-11-24公車「溫柔革命」 北北基跟進
2018-08-06回響/長輩們搭公車不方便 朱立倫說「真歹勢」
2018-08-06專家:偏鄉運輸 應建立長期運作模式
2018-08-01公車開進庄內 洲仔村民高興到睡不著
2018-08-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