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加速減碳 人人都要是實踐者
聯合報願景工程搶救熱島效應,加速減碳行動系列報導,令我想起去年倡導「為氣候罷課」的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並因此獲選去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美國加州前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對她大加讚賞,在推特上說「我喜歡看到有人不只是抱怨,而是行動起來,你鼓舞了我」。反觀台灣,到底「減碳行動」成效如何?
台糖作為台灣最大土地管理者,從當年大量釋出農地,便宜出租蓋大學,到最近配合台商回流,計畫釋出中南部土地開發工業區,還要配合「農電共生」光電園區計畫,動到農地造林、毛豆田、有機農田的頭上來,怪不得抗議聲不斷。
廿年前,台灣還擁有八十一萬公頃可耕農地,迄今不到四十萬公頃,還繼續流失。當時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拒絕為開啟新購農地可建農舍漏洞的「農業發展條例」背書,悍然請辭,主要理由是農地流失是「國安問題」。但是,現在政治環境,有風骨的官員鮮有?
森林是大自然調節器,也是最豐富的生物資源及基因庫,無論是高山森林或是平地造林、都市林,都是林業經營的一環。早在一九八二年聯合國「世界自然憲章」,就列舉諸多原則,包括生物資源運用,不得超出其再生能力,在從事農林漁牧活動時,應注意自然的特徵及其限制,不可超越自然資源使用限度。
森林問題,不僅是地域性問題,更是國際環境政治的重要議題。地球暖化,台灣當然有責任,但對台灣來說,這個責任並不是自發覺醒,而是國際社會強加的任務,台灣人必須體悟自己是地球暖化的加害者,否則就不會進而去調整角色,成為救地球的行動者。
只有就像童貝里般,運用傳播媒體力量,喚醒人人的環保意識,進而成為行動者、實踐者,並促使公部門正視產業的調整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否則減碳行動,只是淪於空談。
相關新聞
中信銀、聯合報系 金山種千棵樹共續永續環境
2020-10-18中國信託、聯合報系金山種千棵樹苗共創永續環境
2020-10-17捐款慈心「善合一福氣包」 種樹減塑護生 三善一次達成
2020-07-22回響/建構藍帶綠網的完美生態島
2020-06-156/13幫地球降溫 一起免費種樹
2020-05-24回響/為未來種一棵樹:百年大業 宏觀規畫
2020-05-11回響/為樹尋地 台灣還可種270萬棵
2020-05-10回響/台中氣候行動 3招為城市降溫
2020-05-03回響/林佳龍:公路打造景觀廊道
2020-05-03回響/嘉市「校園千樹」 減碳減冷氣
2020-04-26回響/護樹不「斷頭」 林務局將訂修剪規範
2020-04-26回響/教部盤點全台校園 擴大種樹
2020-04-25回響/守護大樹爺爺 讓孩子能森呼吸
2020-04-23回響/綠化 政府要加把勁
2020-04-23回響/「台灣愛心太強大」 華光1.5萬株樹苗完售
2020-04-09回響/響應種樹 蔡總統訪台灣樹王
2020-03-22回響/加速減碳 人人都要是實踐者
2020-03-13追蹤/樹被斷頭截枝 景觀公會理事長:很難過,會重建修樹SOP
2020-03-12追蹤/台糖擬砍林種電 林務局長:盼顧及企業社會責任做決策
2020-03-12林務局推廣植樹月 主打都市造林、復育原生種
2020-03-12台中大肚山今啟動森林復育 盧秀燕重申空汙要嚴格取締
2020-03-12回響/樹不語 見證環境警訊
2020-03-12回響/種樹也要護樹 別讓青山變禿丘
2020-03-12回響/新北將組景觀顧問團 打造綠美學
2020-03-11回響/新北綠覆率6都墊底 侯友宜:鎖定重畫區帶頭種樹
2020-03-11聯合筆記/扭轉樹命
2020-03-1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