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2025非核家園 目標太樂觀
能源轉型須「夠穩廉潔」4條件
前總統馬英九主張,台灣能源轉型,必須達到「夠穩廉潔」四條件,充分供應、供電穩定、價格合理、較少排碳。台灣缺乏自有能源,不能輕易放棄任一選項,找出最適合台灣現狀的能源配比。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永續能源之路高峰論壇,邀請有意角逐2020總統大選者闡述能源政策,由馬英九主持。前副總統呂秀蓮親自與會,國民黨提名的韓國瑜委任國政顧問團總召張善政出席,蔡英文總統則以另有要公婉拒。
馬英九對蔡政府能源政策提出多項挑戰。他表示,能源轉型不易,必須步步謹慎,民進黨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太過樂觀,他卸任前曾與蔡英文總統深談能源問題,但蔡政府還是執意執行廢核政策,結果在去年嘗到被公投否決的苦果。
蔡政府提出2025發電配比:燃氣50%、燃煤27%、再生能源20%,就算真能做到,將導致電費大漲、每年每戶增加三萬元,台灣社會能承受嗎?馬英九認為,綠能發電成長困難,蔡政府期間占比不減反增,2018年仍只有4.65%,一旦核能發電量下降,就必須以火力發電來補缺口,否則台灣就可能缺電。
快速廢核 失去廉價綠能機會
馬英九分析,蔡政府為了快速廢核,在綠能發展付出遠高於國際行情代價,20年超過新台幣一兆元。英國2019年離岸風電得標價每度電0.045英鎊(相當於新台幣1.72元);相較之下,我國2018年躉售電價每度約新台幣5.5元、競標電價2.5元。國際上,風電、太陽光電等綠能成本趨勢都在下降,但太早、太快推動廢核及綠能,將使台灣在未來失去享受廉價綠能的機會。
馬英九也提醒,我國碳排放量若無法達成對國際承諾,一旦遭到國際制裁,對以外貿支撐的我國將是威脅。他強調,能源政策影響國內民生需求、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要通盤考量、謹慎評斷。
相關新聞
沒有人是局外人…能源轉型 公民力量站出來
2019-10-23為下一代 他學台語下鄉拚太陽能廠
2019-10-23不挺躁進綠能 張善政:韓主張2035乾淨能源占5成
2019-10-23「能源發展要穩健」 莫漢:反核、反煤非萬靈丹
2019-10-23政商學界 共商永續能源之路
2019-10-23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莫漢:台灣不能每幾年就改變能源政策
2019-10-22馬英九:2025非核家園 目標太樂觀
2019-10-22張善政籲擺脫恐核 呂秀蓮提四生共融
2019-10-22諾貝爾獎得主莫漢:環境債不該下一代承擔
2019-10-22要顧經濟、環境、社會面 莫漢:台灣能源應要穩健發展
2019-10-22影/追求綠色成長 莫漢提醒:不能忘記貧窮消費者
2019-10-22能源轉型/諾貝爾獎得主莫漢:環境債不該讓下一代承擔
2019-10-22對抗氣候變遷 莫漢:不能只靠政府
2019-10-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