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衝擊糧產 歐盟前官員:全球應立即減碳
氣候變遷加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已指出,全球升溫限制應從攝氏二度緊縮至一點五度,否則將面臨更頻繁的熱浪及強降雨等極端天氣。歐盟前農漁業與鄉村發展執行委員法蘭茲費雪勒昨在台演講表示,氣候變遷導致糧食供應不穩,挨餓的人增多,全球須立即以實際行動減碳。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昨舉辦「減碳!挽救漁農絕路」論壇,邀請法蘭茲費雪勒(Franz Fischler)分析氣候變遷影響及歐盟對策,由作家龍應台主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
法蘭茲費雪勒說,曾有人認為全球暖化是自然現象,但已證明是人類所造成,基林曲線(The Keeling Curve)觀測夏威夷茂納羅亞火山上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一九六○年後曲線呈四十五度上升,工業化為二八○PPM,今年首度突破四一五PPM,成為暖化主因。
若地球面臨氣候臨界點,氣候變遷將失去控制。法蘭茲費雪勒說,增溫三度將有三分之一物種消失,現在比工業化前增溫一度,已讓澳洲頻繁乾旱、出現土壤侵蝕,巴西亞馬遜雨林野火蔓延,永凍土加速釋放溫室氣體,每年颶風也更強烈,連帶引發農作耗損、糧食供給波動等。
「挨餓、營養不良的人愈來愈多。」法蘭茲費雪勒說,由於氣候變遷導致市場糧食價格提高,「聯合國二○○○年原本希望可在二○三○年杜絕全球飢餓,但現實是飢餓的人增加了」,這也是為何升溫控制在一點五度內是如此重要與急迫。
法蘭茲費雪勒表示,歐盟為表達對減碳的野心,將二○三○年減排目標從四成提升至五成,其中農業部門占歐盟溫室氣體一成二的排放量,可透過耕作技術、土壤管理等手段改善。
在海洋部分,法蘭茲費雪勒說,海平面比過去一四○年上升廿五公分,恐導致珊瑚礁減少、開發中國家漁獲量砍半,歐盟已提出具科學根據的捕撈控管量,並規範漁權問題,建立永續捕獲系統。
相關新聞
「你沒見過的戰爭」 龍應台基金會春季思沙龍3/7線上直播
2021-02-23龍應台基金會春季沙龍談國際事 為台灣未雨綢繆
2021-02-04姚仁喜、王小棣、優席夫將現身龍應台思沙龍 分享思想的力量
2020-09-23美中博弈 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談台灣如何夾縫生存
2020-07-14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往哪去?龍應台基金會邀專家分享
2020-06-23和平是可以學的嗎? 12/8開講
2019-11-15從扇貝到鯷魚 探討氣候變遷下的漁業戰爭
2019-11-04花早開蟲不來 怎辦? 10/26專家開講
2019-10-21救地球!避免製造「生態寡婦」
2019-09-30氣候變遷十年挑戰 我們還能為台灣做些什麼?
2019-09-23龍應台基金會「秋季思沙龍」即起報名
2019-09-19減碳借鏡歐盟 由總理統籌政策更有效率
2019-09-11救剩食等同減碳 庶民鬥陣來
2019-09-11減碳!龍應台:台灣應肩負更多責任
2019-09-09氣候變遷衝擊糧產 歐盟前官員:全球應立即減碳
2019-09-09減碳救地球 歐盟農業專家來台獻策
2019-09-08暴雨、熱浪重創農漁業 前歐盟執委下周來台獻策
2019-08-27教改40年如何影響中國人? 學者劉擎將來台剖析
2019-06-26拍文革成名 攝影師:悲劇不能重演
2019-06-19記錄文革慘劇 資深攝影師李振盛:悲劇不能重演
2019-06-19密藏多年的文革故事 李振盛如何用鏡頭紀實
2019-06-12不生孩子是婦女不負責任? 亞洲人口研究權威來台分享
2019-04-25引領產業革命 林百里:年輕人快去學AI
2019-03-242019春季思沙龍「面對未來-你準備好了?」
2019-03-08「民主了,然後呢?」來聽專家解析緬甸民主
2018-11-12侵略也可以「正義」? 一位日本學者的戰後省思
2018-11-01華盛頓郵報前駐北京記者 華山分析美中台關係
2018-10-20韓戰如何改寫台灣命運? 香港學者15日來台解答
2018-09-12戰爭離我們多遠? 港中日學者輪番開講
2018-09-06中國進取非洲所為何來?華盛頓郵報前記者來台解答
2018-08-17中國當代思想家朱學勤來台 主講「68思潮」
2018-07-31徐星主講思沙龍 用鏡頭揭開歷史「沒有說出來的故事」
2018-07-18回首1968 徐友漁聚焦中國「造反之年」
2018-06-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