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一直蓋高樓 我家變悶鍋
看了聯合報願景工程「當寶島變熱島」專題,高樓阻風,風廊中斷,熱氣難散,深有所感。
我住新店近廿年,過去的夏天是很熱但不會悶,因為新店溪的流水就是新店的排風扇。但自從新店溪旁十幾棟高樓緊密矗立,猶如汽車水箱罩,擋住了新店溪的氣流調節,變成悶鍋效應,讓夏天更熱更悶。這些高樓的棟距過密,根本就無法讓大量的氣流通過;過幾年,央北重劃區的大樓蓋好,更是將新店重重包圍。
這幾年靠近河川幾乎都在蓋大樓,因為河景戶賣價高,高樓阻風效應只會更嚴重,都會區的高溫效應只會更糟糕,這些建設環境副作用,未來都將由市民承擔?
相關新聞
助城市降溫 盧秀燕:台中捷運路網任內定案
2019-10-18盧秀燕再嗆中火「要減才可加」
2019-10-18讓城市退燒 台中辦論壇提解方
2019-10-07為城市降溫 台中9月辦熱教育論壇
2019-07-30高雄扭轉熱島 水、綠、風並進
2019-07-03失去的綠意 台中從空中補回來
2019-07-01台南拚綠化 讓都市有風
2019-06-30民間籌組「退燒大聯盟」 從六都做起
2019-06-30改善熱島效應 台北要當海綿城市
2019-06-29新北要種樹 創造風廊
2019-06-28寶島散熱 少點水泥多點綠
2019-06-22種樹引風 恐是奢望
2019-06-22農村消逝 熱島加劇
2019-06-22獲獎設計 不敵大自然威力
2019-06-20河岸一直蓋高樓 我家變悶鍋
2019-06-20多騎單車增綠地 幫地球降溫
2019-06-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