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端出「高教牛肉」 頂大:競爭力仍無解
頂大校長直言,現行頂大有十二所,但教育部端出的「高教牛肉」,未來具「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學可能減為四至五所,其他多數學校恐頓失目標,對我國整體高教發展不利。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說,各國對發展高教有自己的條件,不該做比較,已就現有資源盡最大努力。他說,教育不完全是用錢堆出來,台灣還有很多軟實力,包括優秀師資、自由民主和創新創意的環境等,還是可吸引國外學生來就讀。
憂心好老師可能出走
高教深耕計畫首年整體預算約新台幣一七三億元,但大陸北京大學一年預算就有人民幣一七三億元,以台大為例,一年經費相當於蘭州大學;台灣教授薪水不如人,香港教授薪水是台灣三至五倍;加上年金未來縮水,好老師可能出走。
台大代理校長張慶瑞說,大學要走向國際競爭,資源非常重要,以前「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一年最少有一百億元,現在的國際競爭和研究中心只剩六十億元。
交大副校長陳信宏也說,「能搶到多少經費還不清楚,但沒通過的學校就沒有了。」陳信宏說,國立大學只能靠頂大經費,才能在研究教學上有比較大的作為,如果沒有這筆國際競爭經費,台灣的大學要談國際競爭「談都不用談」。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預估,打國際盃的學校可能減少到四、五所,但他認為,過去經費分配已過度集中部分學校,若教育部再減少競爭學校數,恐不利提升整體高教。廖慶榮認為,近幾年有不少學校朝國際化進步明顯,但在這次爭取經費恐被犧牲,建議在分配經費時,應平衡技職與一般大學名額,否則技職教育過去的努力恐白費。
教部:不會比原先的少
姚立德強調,過去名列「頂大」的學校,就不能申請教學卓越、典範科大等計畫經費,高教深耕計畫卻仍然可以申請各個項目,整體應該不會比原先拿到的錢少;即使沒有申請到國際競爭部分,還可以在其他教學、社會責任等領域拿到經費。
姚立德還說,行政院已指示教育部成立工作小組,幫大學現職教師加薪。
相關新聞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2017-08-16教部:大學法人化 經費會大減
2017-07-12清大校長:大學過於一致化 造成「產業急重症」
2017-07-12大學如何「偉大」?交大校長:信託化
2017-07-12教部:控管名單 不會雨露均霑
2017-07-12新聞眼/看不出「深耕」的高教 恐難擋出走潮
2017-07-12教部端出「高教牛肉」 頂大:競爭力仍無解
2017-07-12打國際盃 5年850億「高教深耕計畫」拍板
2017-07-12發展技職 鼓勵實作
2017-07-12公共化 讓窮人翻身
2017-07-126政策打擊 大學動盪
2017-07-11聯合筆記/沒了願景的台灣高教
2017-07-1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