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看不出「深耕」的高教 恐難擋出走潮
三年過去了,在全球人才大戰中,台灣節節敗退。如今在「均貧主義」氛圍下,政府大砍教授年金,但配套的高教深耕計畫,只求不比過去少;行政院說要幫教授調薪,仍只限少數人的彈性薪資,看不出「深耕」。
國內大學近日瀰漫著悲觀氣氛,但教育部卻只能說「我們無法比照國際標準」,殊不知教授出走的「逃難潮」才正要開始。
國內頂尖大學目前主力教授,很多聘於一九八○到九○年代,當年他們放棄高於台灣兩三倍的高薪返台,除基於愛國情懷,也因至少還有年金保障退休生活。如今月薪凍漲多年、年金又縮水,有國立大學校長因當年較晚回國,六十五歲退休時,年資才廿五年,只能月領四萬元。
到國外念博士的成本則是越來越高,美國許多大學年年漲學費,讀完博士有的要花五、六百萬元,將來誰還要出國念博士?念完了又有幾個想回來教書?
當年留學歸國的主力教授,未來五到十年內,有三分之一到一半退休;而年輕教授未來勢必會有更多人騎驢找馬。交大校長張懋中日前受訪時就直言,近日又簽了兩名教授的辭呈。這絕非特例,以後只會更多。
一旦國內高教人才持續流失,將連帶影響產業研發能力,台灣的長遠競爭力岌岌可危。
相關新聞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2017-08-16教部:大學法人化 經費會大減
2017-07-12清大校長:大學過於一致化 造成「產業急重症」
2017-07-12大學如何「偉大」?交大校長:信託化
2017-07-12教部:控管名單 不會雨露均霑
2017-07-12新聞眼/看不出「深耕」的高教 恐難擋出走潮
2017-07-12教部端出「高教牛肉」 頂大:競爭力仍無解
2017-07-12打國際盃 5年850億「高教深耕計畫」拍板
2017-07-12發展技職 鼓勵實作
2017-07-12公共化 讓窮人翻身
2017-07-126政策打擊 大學動盪
2017-07-11聯合筆記/沒了願景的台灣高教
2017-07-1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