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長:大學追求自由化 應有自我課責機制
常態性學費調整案 研擬中
高達九成八的大學校長希望「高教自由化」,若再維持現狀,競爭力會急速流失。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檢討過去十多年來台灣高教的發展,確實是到了應該進行整體檢討跟調整的時刻;然而大學在追求自由和自主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大學應有更好的「自我課責」機制。
潘文忠也回應大學校長對學費自由化的心聲,他說,教育部正在研擬「常態性大專學費調整」方案,但因涉及學生家長的付費問題,方案必須提送到立法院,進行政策說明。
大學校長直指「教育部管太多」。潘文忠表示,教育部已盤點出一百二十九項建議,包含校務經營、人事管理、經費運用及教學等面向,希望能夠逐步檢討。已有四十七項完成鬆綁,包括整併統合視導、校務評鑑的指標、簡化組織規程的核准程序、開放更多老師兼職等。
這次改革 盼讓大學辦學更自主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校務評鑑的簡化,取消系所評鑑。潘文忠說,過去台灣高教因為評鑑過於單一化,導致大學「趨同化」,淪為「教育部大學」,這次的改革希望讓大學能有更自主、自由的辦學空間。
潘文忠說,對於大學校長希望大學朝自由化發展的期待,教育部都有在相關措施上,給予具體回應跟支持。但他強調,在追求自由化前提之下,大學應有「自我課責」機制,兼顧發展學校特色、提升教育品質、建立學校品牌,並且真正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效和青年未來的出路,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有關「學費自由化」,潘文忠表示,近年因應國內經濟成長問題,加上青年薪資所得等環境因素,確實讓大學在學費調漲上,受到一些限制。教育部已在擬訂常態性學費調整草案,將來學費調整時,經濟發展和消費指數等,都是參數、指標。
學費調整 各校應資訊公開透明
他表示,現階段在大學學費的調整,各校應建立一個財務及資訊公開透明的機制,以符合社會的期待。另外,在進行學費調整的過程中,大學必須程序民主化,讓學生、家長能夠了解、檢視繳的學費用在哪些地方,尤其要用在學生學習上。在此基礎上,未來教育部研提「常態性學費調整」方案時,比較能夠得到立法院的認同,以及社會各界的了解和支持。
針對大學校長質疑政府沒有明確的高教政策及教育藍圖,潘文忠回應,教育部整合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教學卓越計畫和典範科技大學計畫成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一○七年上路。未來五年擬投注至少六百億經費,相信高教深耕計畫能夠讓大學更為自主發展,成就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效。
潘文忠說,高教深耕計畫將逐步簡化教育部過多的行政指導、指標,回歸學校發展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也能充分回應大學自主。提升整體高教品質後,也才能具有更大的競爭力。
相關新聞
未來大學不再僅限教年輕人!玄奘大學開辦樂齡大學
2017-07-11只有企業救得起私校!吊車尾私大重生轉型小而精
2017-07-11唯一台灣人!83年次陳怡仲北京交換 闖進歐洲創新學院
2017-07-11教長:大學追求自由化 應有自我課責機制
2017-07-11廉價私立大學?1學期學費比不上幼園1個月
2017-07-11學團籲:學費應凍漲 錢若不夠該由政府扛
2017-07-11解經營困境 9成校長贊成高教學費自由化
2017-07-11校長發警訊:台灣高教再不鬆綁 5年後沒競爭力
2017-07-10陳振貴:台灣高教不只教部管 各部會也五花大綁
2017-07-10劉維琪:大學只能吃大鍋飯 怎麼會進步?
2017-07-10潘維大:台灣對高教想法 與世界背道而馳!
2017-07-10黃榮村:教部管第一線細節 管得大家七竅生煙
2017-07-10頂大校長直言:當教部放手時 就是台灣高教起飛時
2017-07-10教部管太多?98%大學校長心聲: 最盼學費、招生鬆綁
2017-07-1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