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如果你不想吃塑膠魚 應該積極做三件事
莎士比亞名劇「佩里克利斯」有這麼一幕:
漁夫甲問:「我老是納悶,魚在海中怎麼生活的?」
漁夫乙答:「有啥不明白的!那不就像陸地上的人類一樣,大的吃小的。」
這話沒錯,如俗諺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但是,大魚小蝦不像人聰明,懂得食品安全,它們把混入海洋的垃圾與塑膠粒囫圇下肚。
海洋汙染的源頭不在海洋,常來自千里之外的河川。人們往溝渠與河流傾倒垃圾,汙染物質從自家後院、城市邊緣、工廠管線源源不絕地隨水流入海,萬川奔海,積少成多。
學者研究發現,離岸越遠,塑膠物的比例越高,顯示不但有大量塑膠物質入海,它們雖久經沖刷漂流卻仍為完璧,不壞之身成了碩果僅存,從近岸到遠洋,常伴魚蝦左右,成為海洋生態系中的新常客。大魚小蝦常被尼龍絲網纏繞,它們的胃納肚腹裡也有大大小小不能消化的塑膠殘粒,它們作息捕食的棲地也變成塑膠垃圾場。
肉眼看見的塑膠殘片觸目驚心,看不見的塑膠微粒更可怕。塑膠微粒有的是大塊塑膠經氧化、脆化破碎而成,也有一些是人類刻意的製造添加,例如加在洗面乳中加添了磨去皮膚角質的「微珠」。
塑膠微粒在深邃的海洋中「鋪天蓋地」,從每一個角落混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從微小的浮游藻類到巨無霸的鯨豚之屬,塑膠微粒不但進入它們的消化管道,甚而隨食物網絡不斷累積,最後也不免回到我們的餐盤之中,吃下塑膠魚與塑化劑。
六月八日世界海洋日,我們應該積極做三件事:一、加強教育,讓人們體會塑膠廢棄物的可怕與反噬;二、禁絕微塑膠粒製造與加添,如非使不可,則建立履歷,以利回收;三、做好塑膠廢棄物回收、分類,循環再利用,萬勿委棄於地,隨流入海。
現在,因為海洋垃圾汙染問題嚴重,魚蝦飽受威脅,政治人物既要作漁民的朋友,也開始替魚蝦請命,關心起海洋環境了。「天下大亂,形勢大好」,我們一起團結努力吧!
相關新聞
搶救海洋 7-ELEVEN響應願景工程海洋專題
2020-07-12減海漂垃圾 桃園設海岸巡護隊
2018-12-29指定地質公園/鄭文燦:守護台版「撒哈拉沙漠」
2018-12-29海洋廢棄物…竟有30年前蔣經國軍糧包
2018-12-12環保艦隊出動 桃竹撈海洋垃圾
2018-06-09回收廢漁網 當藝品、種瓜果
2018-06-09無塑海洋 從最美麗澎湖灣開始
2018-06-09小琉球學童化身環保小導演 盼遊客減少塑膠用具
2018-04-22金門海漂垃圾 歸還大陸
2017-12-15海漂垃圾製桌遊 屏東琉球國小奪銀
2017-12-12推減塑 綠色和平全球CEO拜會聯合報系
2017-12-08搶救海洋危機 專家有解
2017-09-27張榮發基金會帶動 10團體淨灘
2017-09-22台東市淨灘 清除千餘公斤垃圾
2017-09-17擁抱環境 高美濕地千人淨灘
2017-09-16世界淨灘日 千人高美濕地淨灘為海洋盡心力
2017-09-16回收舊漁網 德籍博士生新北取經
2017-09-13廚餘、海漂垃圾怎麼清? 社企新兵讓想像成真
2017-09-11Big Blue淨灘總動員 台美加跨國舉行
2017-09-08首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聯合報系4項作品入圍
2017-07-3166歲李進勇 潛水4分鐘 撈20公斤垃圾
2017-07-22各縣市環保艦隊出擊 驚心「塑膠濃湯」
2017-07-22澎湖藍洞變色了!這些垃圾「新住民」易抵達卻難清理
2017-07-19丟棄塑膠瓶釀環保危機 直逼全球氣候變遷
2017-06-30有片╱海洋垃圾重災區 看垃圾與浪花共舞
2017-06-08魏國彥:如果你不想吃塑膠魚 應該積極做三件事
2017-06-08社論/世界海洋日省思:人類欠海洋一個公道
2017-06-08環署號召19縣市總動員 7月22日淨海
2017-06-02淨灘見證…一盤青蚵的「代價」
2017-06-02這段海岸是海洋垃圾重災區 從未被納入淨灘區
2017-06-02海洋危機 環署3個月內啟動淨灘
2017-06-01全民減塑 杜絕海洋塑膠濃湯
2017-05-31民代施壓 綠色漁港淪垃圾場
2017-05-30打敗保麗龍 漁民:多吃環保蚵
2017-05-30海洋危機 亂丟垃圾 淨灘也淨不了
2017-05-29海洋危機 陸漂垃圾 須協商須修法
2017-05-29海洋危機 垃圾零遺留 還地球美麗
2017-05-29最好的處理…陸把海漂垃圾運回
2017-05-292050年垃圾比魚多?台漁民:現在就是啊!
2017-05-27海洋污染 環團:不能因史無前例就一無所知
2017-05-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