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世界海洋日省思:人類欠海洋一個公道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聯合國為今年設定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全球在日曆上特別標注這一天獻給海洋,當然不是為了慶祝或歌頌,而是警示:海洋正在死亡。人類若不改變貪婪習性與掠奪行為,很快我們將為海洋、人類及整個地球,唱起哀歌;因為沒有海洋,人類也沒有未來。
海洋有多重要?覆蓋地球三分之二面積的大片湛藍,不僅是由太空回望地球時,入眼行星表層閃爍的顏色,更是萬物和生命的源頭:海洋為人類提供了呼吸的氧氣、調節氣候;海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質來源,餵養超過廿六億人口,遠超過牛肉。漁撈及養殖是十分之一人口的主要生計;更不用說,那些古往今來的海上貿易,以及日益昌盛的海洋觀光。
海洋滋養人類,人類卻報之以輕蔑。數十年來,海洋成為全球工業化的廢棄物墳場,加上各式汙染、全球暖化及過度撈捕,在在都使海洋生態急速崩壞。
各樣植基在科學研究上的「海洋預言」中,二○五○年是常被提及的魔咒之年:在二○五○年之前,海中九成珊瑚絕跡,百萬物種隨之滅絕;也是在這年之前,海中塑膠多過魚,垃圾重量將超過所有魚類的重量,塑膠稱霸海洋。前者是全球暖化的惡果,後者則是人類依賴大量塑膠製品的生活模式,加上無節制地非法獵捕、魚群快速消失使然。
先談全球暖化。海洋為地球承受了九成以上來自二氧化碳增加後產生的溫室效應,造成海溫升高。想像整個海洋是一個不斷加溫的湯鍋,加熱中的海洋生物已消逝了多少呢?二氧化碳大量融入海洋後,又造成海洋酸化,破壞了珊瑚等造礁生物的碳酸鈣沉積效應。
在這樣既熱又酸的海洋中,過去卅年間,全球已有一半珊瑚礁消失。近兩年澳洲大堡礁南北都發生超過一千公里規模的礁體死亡,不啻是海洋哀歌的前奏。
二○一五年的巴黎氣候協定,原是國際協力對抗全球暖化的一線指望,如果能有效限制排碳大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海洋或許能因此受益。但就在世界海洋日之前,美國總統川普卻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此舉將使海洋升溫危機更為無解。
海洋之大,無邊無際,海洋不屬於誰,也就沒有國家願意承擔責任。過度漁撈、海洋廢棄物,都是如此現象,更加複雜難解。
台灣四面環海,人民的海洋意識卻低落,已是有愧;對海平線之外的難題,在海洋懷抱中的子民能無所感,掩目不見嗎?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在世界海洋日之前,發表了海洋廢棄物的跨國專題報導,是我們關切海洋危機的第一步。報導中橫霸海灘的垃圾,漂洋過海而來,委實怵目驚心。但對於海廢,政府尚未提出有效對策。較具體的「禁用塑膠微粒」政策,也要到二○一八年才會上路,落後於國際腳步。觀諸過去幾年世界海洋日的淨灘、展演、甚至海廢藝術創作競賽等活動,讓人感嘆,對於海廢議題,政府能著力的,應遠不只於此。
台灣最愧對海洋、且為國際詬病的,是遠洋非法捕撈的惡名。二○一五年歐盟祭出「黃牌」警告,才讓台灣緊急修法,遠洋漁業新法今年一月生效,調高違法捕魚的罰則與刑責。台灣身為遠洋漁捕大國,不應成為漁源枯竭的眾矢之的。曾有國際黑名單上的台灣非法漁船,長年逍遙海外,政府卻未能找到漁船懲處。荒謬關鍵即在漁船資訊管理混亂。漁業署近期成立廿四小時漁船監控中心,若能搭配先進監測設施,同時與各國卸魚港口檢查合作,才能切實監督漁捕,洗刷惡名。
在世界海洋日,細數的盡是海洋的災劫與嗚咽。海洋就在我們周遭,不僅環保應從自我做起,日常的消費選擇與監督政府的職責,也在我們手上。我們的行動將決定海洋生態的永續,這關乎海洋的未來,也關乎你我的未來。
相關新聞
搶救海洋 7-ELEVEN響應願景工程海洋專題
2020-07-12減海漂垃圾 桃園設海岸巡護隊
2018-12-29指定地質公園/鄭文燦:守護台版「撒哈拉沙漠」
2018-12-29海洋廢棄物…竟有30年前蔣經國軍糧包
2018-12-12環保艦隊出動 桃竹撈海洋垃圾
2018-06-09回收廢漁網 當藝品、種瓜果
2018-06-09無塑海洋 從最美麗澎湖灣開始
2018-06-09小琉球學童化身環保小導演 盼遊客減少塑膠用具
2018-04-22金門海漂垃圾 歸還大陸
2017-12-15海漂垃圾製桌遊 屏東琉球國小奪銀
2017-12-12推減塑 綠色和平全球CEO拜會聯合報系
2017-12-08搶救海洋危機 專家有解
2017-09-27張榮發基金會帶動 10團體淨灘
2017-09-22台東市淨灘 清除千餘公斤垃圾
2017-09-17擁抱環境 高美濕地千人淨灘
2017-09-16世界淨灘日 千人高美濕地淨灘為海洋盡心力
2017-09-16回收舊漁網 德籍博士生新北取經
2017-09-13廚餘、海漂垃圾怎麼清? 社企新兵讓想像成真
2017-09-11Big Blue淨灘總動員 台美加跨國舉行
2017-09-08首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聯合報系4項作品入圍
2017-07-3166歲李進勇 潛水4分鐘 撈20公斤垃圾
2017-07-22各縣市環保艦隊出擊 驚心「塑膠濃湯」
2017-07-22澎湖藍洞變色了!這些垃圾「新住民」易抵達卻難清理
2017-07-19丟棄塑膠瓶釀環保危機 直逼全球氣候變遷
2017-06-30有片╱海洋垃圾重災區 看垃圾與浪花共舞
2017-06-08魏國彥:如果你不想吃塑膠魚 應該積極做三件事
2017-06-08社論/世界海洋日省思:人類欠海洋一個公道
2017-06-08環署號召19縣市總動員 7月22日淨海
2017-06-02淨灘見證…一盤青蚵的「代價」
2017-06-02這段海岸是海洋垃圾重災區 從未被納入淨灘區
2017-06-02海洋危機 環署3個月內啟動淨灘
2017-06-01全民減塑 杜絕海洋塑膠濃湯
2017-05-31民代施壓 綠色漁港淪垃圾場
2017-05-30打敗保麗龍 漁民:多吃環保蚵
2017-05-30海洋危機 亂丟垃圾 淨灘也淨不了
2017-05-29海洋危機 陸漂垃圾 須協商須修法
2017-05-29海洋危機 垃圾零遺留 還地球美麗
2017-05-29最好的處理…陸把海漂垃圾運回
2017-05-292050年垃圾比魚多?台漁民:現在就是啊!
2017-05-27海洋污染 環團:不能因史無前例就一無所知
2017-05-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