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青年世代獨有!銀世代六成也認同小確幸
據願景工程民調發現,追求「小確幸」不是青年世代獨有,而是「人人都愛小確幸」,是不分世代都希望擁有的生活綠洲與精神出口。
調查顯示,有七成青世代同意「小確幸讓人有動力活下去」,但銀世代也有超過六成的人認同小確幸。介於兩代之間的中間世代也有六成四同意。
出版人、作家顏擇雅在新著《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中特別探討「小確幸」本意。她爬梳著作,村上給的例子是:「耐著性子激烈運動,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她認為,「小確幸必須與自律互為表裡」。
她指出,台灣愛說的「小確幸」已成「大夢想」的相反詞;原本小確幸沒啥不好,但一旦把小確幸「變成買不起房、工作缺乏成就感之後的刻意追求,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曾任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等職的程天縱說,「過過小確幸、小日子,有什麼不對?」他這一代人、父母輩百分之八、九十也是開個小店,找個工作養家,追求個小幸福,但一樣「有創造啊,有貢獻啊」,「可能一世代人人都是王永慶,都是尹衍樑,都是郭台銘嗎?」有句玩笑話說:「人人有夢想,但夢想實現了怎麼辦?」別再苛責年輕人追求小確幸,重要的是政府要讓金字塔頂端和底層的人都能活在水面上(指滿足基本生活)。
社運工作者苗博雅說,年輕人需要小確幸,是因為大家需要立即的滿足,「鼓勵自己繼續為資本家出賣勞力、出賣生命的動力來源」; 所以真正小確幸的真正受益者其實是雇主或老闆,所以請這些大人不要再以消遣年輕人作為退休之後的娛樂。
顏擇雅提醒,小確幸不只年輕人愛,「我們中老年人都熱愛小確幸啊」。而且老年人追求小確幸,對社會傷害更大:台灣迫切需要產業轉型,需要投資,這就有不確定性;一旦老人追求「確」幸,投資意願就低,台灣未來就很危險。誰不愛小確幸?但是,不要鼓吹只追求小確幸。
相關新聞
江前緯:拿掉世代標籤 青銀都在追求認同
2018-04-06共好轉機 厭世代用網路理解世界
2018-04-04抽菸、麻將、搖滾樂 管中閔也曾「魯蛇」
2018-04-04願景工程針對囧星人團隊質問說明
2018-04-01世代傳承...被跳過的六年級生是幸還不幸?
2018-03-20狼性只限大陸年輕人?時勢造就所致
2018-03-20買房下輩子吧!瘋狂兼差卻窮忙 26K青年被迫低消生活
2018-03-20母親十歲以後的第一次畫畫...劉克襄臉書曬老媽
2018-03-19青年看長輩圖:努力跟上時代很動人 表示他心中有你
2018-03-18「天天早安」融化傲嬌青 長輩圖...煩人的愛
2018-03-18長輩圖...網友喊平反:停止嘲笑
2018-03-18「小確幸」一詞怎麼來?台灣卻不見背後「大奮鬥」
2018-03-18不是青年世代獨有!銀世代六成也認同小確幸
2018-03-18現在年輕人是「草莓族」?真正的草莓族都生出小草莓了...
2018-03-18苗博雅:年輕人的時薪 買不起店內一份套餐
2018-03-18厭世姬談世代對立 最氣有錢上一代炒房炒股
2018-03-18「台大畢有什麼了不起?」管中閔談厭世代
2018-03-18魯蛇翻身當紅YouTuber 囧星人:這個社會很公平
2018-03-18徐重仁:年輕人怎麼了解自己 從你看到什麼會笑開始
2018-03-18青年憤怒 顏擇雅:悶經濟的反射
2018-03-17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苗博雅:跟年輕人經驗不符合
2018-03-17靠北變成文創...厭世產業成另類商機 療癒市場大
2018-03-17台積電工程師、大堡礁島主選哪個?青銀世代很不同
2018-03-17青銀世代像是陸上與海上兩種人 應搭起理解之橋
2018-03-17程天縱:歷練青世代 銀世代該放手了
2018-03-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