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持續監督 續往公路正義路上前進
這一年來,在台北街頭過馬路時,停在行人穿越道前的汽車變多了。從警政署的數據,去年十月到今年九月,車禍死亡人數比前一年同期少了一百卅六人,行人死亡人數少了廿五人。這代表少了一百多個悲傷的家庭與一小步文明向前的刻度。
去年九月聯合報推出願景工程「公路正義」,呼籲建立禮讓文化,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及民間都熱烈回響,大力推動「禮讓行人」三E行動─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執法(Enforcement)。執法、工程、教育,恰是建立禮讓文化短、中、長期進程目標,事隔一年都有顯著成效,證明事在人為。
地方與中央,陸續於去年十月展開「車不讓人」大執法,果然大幅下降死亡車禍件數與人數。可見短期、強力的執法,實能收立竿之效;並透過修法,拉高不禮讓行人、肇事的代價,讓駕駛人心生警惕。
但我們也觀察到,半年大執行期結束後,警方執法強度也跟著減弱。且雖然汽車駕駛禮讓行人已有明顯進步,但為數眾多的機車駕駛,卻依舊普遍欠缺禮讓行人的觀念。
交通工程的改善,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環。台灣道路設計向來以「車」為本,未考量行人。過去一年來,愈來愈多縣市放寬紅綠燈秒數、設置行人專用時相。交通部並一一檢視現行交通工程法令,從「車」翻轉成從「人」的角度規範相關工程設計理念。工程面的改善,雖已起了頭,但仍需更全面、周延的設計。
但不論是短期的「他律」強力執法,或透過工程與交通管理引導禮讓,教育的扎根工作,才能內化成「自律」。考照制度更是「源頭管制」的一大根本。
今年起,公路總局陸續在各地試辦考領機車照者須先上兩小時「安全駕駛講習」,明年元旦起全面實施。「只考技術不考駕駛道德」的汽車場地考,未來可望漸進式改為實際上路考試。但教育是靜水流深、看不見的「基礎工程」,還需長遠的努力。
短短一年,台灣駕駛「禮讓文化」的進步,證明台灣邁向歐美日般的駕駛文明並非遙不可及;雖還有相當差距,聯合報會持續監督,達到第四、五E─評估(Evaluation)與鼓勵(Encouragement),透過五E交互搭配,持續往追尋「公路正義」的目標前進。
相關新聞
缺口封了 事故少了 幹道順暢
2018-06-22追蹤/公路正義大執法 1年來少死136人
2013-10-14追蹤/修法…路權還民 醉不上道不搶快
2013-10-14追蹤/老外看交通 運將變溫柔、機車待改進
2013-10-14追蹤/三大運輸業龍頭響應 責任的開始…
2013-10-14追蹤/行人通行秒數將放寬 行走更從容
2013-10-14追蹤/硬體改善…行人不必繞路 不必怕車撞
2013-10-14追蹤/宣導有成…考照學禮讓 愛心旗護童
2013-10-14觀察站/持續監督 續往公路正義路上前進
2013-10-14追蹤/西勢村民 合力為孩子造路
2013-10-14追蹤/大雅國小「易條通」 延伸校外
2013-10-14追蹤/機車講習 讓你不敢忘「禮讓」
2013-10-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