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期鮮食打折後 全家下一步:5年建AI供應鏈
全台擁有3400家門市的全家便利商店不久前,宣布鮮食「到期前7小時打7折」,用減價讓架上食品完銷,減少剩食。據全家統計,依商圈不同,平均可減少10%至40%的潛在報廢食品。
不過超商加盟者質疑,打折真能減少剩食嗎?因為業內有套「完銷就加訂」的潛規則,通路商會要求店長最多得訂比銷量多5%的商品數量,好讓架上「陳列豐富」,所以政策若不改,即期促銷不是辦法。
超商剩食99%是鮮食
目前台灣沒有量販店、超市、超商等通路每年丟棄食物量的統計。「聯合報系願景工程」2016年曾引用亞太糧損資料庫APIP-PHLOWS數據指出,台灣一年糧食總損耗至少373萬噸,其中物流通路端的浪費約46萬噸,若以每桶155公斤、高90公分的廚餘桶計算,可堆成7.4座101大樓高。(延伸閱讀:通路年銷毀棄食=10億個便當)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曾調查發現,量販店棄置的剩食金額約占月營業額0.5%至3%,超市則為0.1%至1.2%,由此換算統計,量販店和超市每年丟棄的食物將近40億元。
每種通路的剩食狀況不盡相同,量販店和超市以新鮮蔬果、肉類、海鮮為主;超商9成9都是即食性的食品,例如御飯糰、涼麵、微波便當、麵包等,這類鮮食保存期限很短,僅1到3天。
全家推出「友善食光」機制,鮮食到期前7小時自動打折。目前包含全聯、家樂福甚至OK便利商店等通路都有即期品促銷活動,只不過須仰賴人力貼標、收銀機操作,有人為疏失的風險,「為此我們決定從科技著手,導入實施多年的食控條碼。」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林翠娟說。
2004年,全家因和日本甜點工廠合作開發手工甜點,為防止門市人員誤賣過期變質的甜點,開發一套資訊系統,寫入商品條碼,讓過期食品結帳時自動發出警示音,進而達到攔截的目的,如今這套系統也運用到鮮食商品中,不須人力篩選,收銀機就可自動辨別、打折。
加盟主:友善食光治標不治本
不過這項策略在IFRA中華國際連鎖加盟者交流暨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縯家眼裡,恐治標不治本。
為凸顯超商的剩食議題,陳縯家去年集結幾位加盟主,將剩食寄到主婦聯盟、環保署等單位,引發社會關切。他說,業內競爭非常忌諱機會損失,為減少機會損失,各大超商會要求加盟主多訂商品,不准完銷,好讓架上能「豐富陳列」。
他曾計算過一項商品最多若有5%報廢,就不會被總公司要求增量訂購,換算下來,業內估計超商一個月報廢品金額大約要4萬元。(延伸閱讀:「貨架陳列要有豐富感」超商1年棄食70億元)
他表示,超商商品所有權在總部,過了收銀機後才是店鋪的,報廢品形同由店家買單,對總公司來說,他們的營業額等於「銷售」加上「過期」,因此長期以來各大超商業者並不會主動回應這議題。
專家:善用AI 從源頭減少剩食
長期研究服務業管理的台大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黃崇興表示,超商要減少食物浪費,業者和加盟主須各退一步,一同開發智能訂貨系統,透過大數據收集,建構精準的存貨管理模式,從源頭減少生產過剩,同時設計因地制宜的促銷方式,鼓勵加盟主將不得已賣不掉的商品打折促銷,訂購過多的則要有檢討機制,讓遊戲規則賞罰分明。
林翠娟指出,全家有9成門市都是加盟店,長期以來剩食被視為「產業議題」,報廢成本由加盟主負擔,若負擔過重,過去總部會用補貼來彌補其損失,但隨著這幾年台灣和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食物浪費已成「社會議題」,公司不得不思考如何正面解決問題。
林翠娟表示,友善食光只是第一步,全家正規畫花5年時間,建構智能供應鏈,透過AI技術,讓訂購預測系統更精準,拉近生產和銷售間的差距,努力在滿足消費者需求跟加盟主擔憂的報廢間找到平衡。
陳縯家說,以前總認為,公司若能鬆綁進貨主導權,雙方或許能創造雙贏局面。後來發現問題沒那麼簡單,政府須在消費端加強教育,不要總拿效期最長的商品,法規面可仿照日本在保存期限前制定「賞味期限」,讓業者在食品的賞味到期後、保存到期前,有時間將剩食捐贈給需要的人,多方配合才有可能改善。
相關新聞
難道只能打折 超商剩食續食可不可?
2019-06-26即期鮮食打折後 全家下一步:5年建AI供應鏈
2019-06-26「飲食革命」獲光明面報導獎
2017-09-02聯合報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
2017-08-19剩食新價值 吃一枝冰救水果
2016-11-27食物零浪費 周末來聽他們怎做
2016-11-23零浪費新食代論壇 周末登場
2016-11-22減少剩食 1人份上菜、算準賓客數
2016-11-14婚宴12菜 第6道上桌 就快吃飽了
2016-11-14澎派婚宴不浪費 剩食打包變盛食
2016-11-14捐食免責減稅 仍眾聲喧嘩
2016-07-31即期品設專區 變明星商品
2016-07-31通路年銷毀棄食=10億個便當
2016-07-31歐美賣場捐剩食 家樂福最快八月跟進
2016-07-31食物銀行 透明才能長久
2016-07-31霧峰社區冰箱 裝滿善意捐食
2016-07-31南機場社區廚房 消弭弱勢餓夢
2016-07-3111噸滯銷食材成餐點 5萬老人吃得更好
2016-07-31近十年餐旅生倍增 課程卻無關食農教育
2016-07-30珍惜每粒米 埔和國小營養午餐「零廚餘」
2016-07-30棄食大逆襲 氣候暖化凶手
2016-07-30吃到飽拚回本…滿桌剩食 台灣吃客糧食殺手
2016-07-30專家獻策:串聯生產物流 降低農損
2016-07-30NG蔬果餵牛 意外創台灣牛肉新身價
2016-07-30收成預冷、冷鏈運輸不及格 農產品生產端耗損量大
2016-07-30缺冰存缺保鮮…難耐高溫折磨 蔬果整箱丟
2016-07-30台灣食物損耗嚴重 每天廚餘可堆60座101
2016-07-3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