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6年玩同樣遊具 「你作何感受」
對北市公園充斥罐頭遊具,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直指問題核心,就出在政府部門的發包作業,建議想辦法扶植相關產業。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光宗說,政府應從「好管理」的被動思維,轉變成希望小朋友覺得好玩的主動觀念,若只想省錢,遊具品質就可能打折。
台北市立大學幼教系主任林佩蓉表示,6歲前是人類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包括大腦發展、心靈滿足及身體協調性等,當缺乏遊玩空間時,小朋友反而少了對於環境敏感度和覺察力,「試想一下,6年都在玩同一種的遊具感受如何?」
「安全是必須的,也要配合孩童身心發展的挑戰性」,林佩蓉舉例,瑞士的地形高低落差很大,許多社區公園的滑梯都充滿變化;日本東京有冒險遊戲場,讓親子同樂,國外遊具是安全、刺激、美感兼具,反觀台灣為何不行?
林月琴說,政府部門發包時,是請設計師來設計公園,而非遊戲廠商,但設計師不見得就懂遊具;尤其台灣的公園遊具量不夠,遊具廠商就是那幾家,才會造成全台的遊具,長得幾乎都一模一樣。
林月琴認為,要解決罐頭遊具的問題,除發包機關要弄懂CNS規定外,政府也要介入扶植,讓遊具產業提升品質。
曾光宗說,廠商將遊具大量生產,讓規格全部一模一樣,但每個公園、遊戲場的環境不一樣,民眾特性也不一樣,將工業化觀念套用在小朋友遊具上是很矛盾的。
他說,以前的磨石滑梯,小朋友可溜下、爬上,現在改成塑膠材料後已很少看到此番景象,讓小朋友去探索環境,才會有真實的感覺。
是否因CNS規範,導致遊具無法進一步發展?曾光宗認為,城市的建築物造型千百種,但都依照建築技術規則,換言之,政府發展兒童遊具不應以CNS規範為藉口。
相關新聞
花蓮/提升品質…天然最好 木屑做緩衝
2016-08-01花蓮/遊具也有城鄉差
2016-08-01宜蘭/在地、藝術、生態 這三處太好玩
2016-08-01宜蘭/為安全 當鞦韆一個個拆了…
2016-08-01基隆/制式組合…童年單調 設施都好像
2016-08-01基隆/生苔鏽蝕沒人理
2016-08-01高雄/在地特色 防空洞變遊樂場
2016-08-01高雄/專家:造型單調、標準不嚴、少有定檢
2016-08-01高雄/父母:露天無蔽、夏日太燙、下雨泡湯
2016-08-01嘉義/滑梯? 烤盤? 白鐵製、烈日曬、險燙傷
2016-08-01雲林/公園? 地雷? 缺管理、遊具損、沒錢修
2016-08-01台南/如何安心玩…遊戲零事故 家長責任大
2016-08-01台南/如何盡興玩…取材大自然 孩子玩很大
2016-08-01台南/找嘸公園玩 偏鄉童乾瞪眼
2016-08-01彰投/沙坑、小鹿、溜冰場… 鹿港兒童公園人氣王
2016-08-01彰投/為什麼 遊具都沒特色?
2016-08-01彰投/遊具總體檢 兒童公園「不兒童」
2016-08-01台中/好設計 不罐頭
2016-08-01台中/市府回應:9公園將「去罐頭」 設感官遊具
2016-08-01台中/專家建議:別讓「省麻煩」法規 殺了創意
2016-08-01台中/偏鄉遊具 舊、破、遠
2016-08-01台中/3個不當 兒童遊具藏地雷
2016-08-01苗栗/孩子要的很簡單 給我公園玩!
2016-08-01竹縣/罐頭式塑膠遊具 大自然好遙遠
2016-08-01竹市/罐頭式塑膠遊具 大小孩沒得玩
2016-08-01桃園/政府只顧蓋房 龍潭、大溪沒得玩
2016-08-01桃園/遊具都罐頭 大多數壞掉
2016-08-01桃園/家長最關心 公園沒遮陽 像在煎屁股
2016-08-01桃園/是誰搶走我的童年?
2016-08-01新北/中和錦和公園 樹根滑梯倚山丘
2016-08-01新北/鞦韆掛勾 也藏魔鬼
2016-08-01新北/鮮豔罐頭遊具 黯淡在地連結
2016-08-01新北/我們正拆掉下一代的鄉愁嗎?
2016-08-01北市/6年玩同樣遊具 「你作何感受」
2016-08-01北市/社運素人爸媽 串起「公園革命」
2016-08-01北市/山水綠公園 垃圾場變模範生
2016-08-01北市/罐頭遊具 啃掉我的童年
2016-08-01當童年只剩罐頭遊具 兒童心樂園又在哪?
2016-08-01高雄/孩子遊戲場 能更友善嗎
2016-08-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