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
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
✕
新聞網
RSS
App
粉絲團
我的新聞
udn family
搜尋
願景
時尚
汽車
NBA台灣
運動筆記
棒協
遊戲
國際
鳴人堂
新鮮事
u值媒
全部
願景
新聞
經濟日報
噓星聞
時尚
汽車
NBA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野球夢田
遊戲
國際
鳴人堂
部落格
u值媒
元氣
話題
倡議
讀書吧
讀小說
讀創故事
優人物
500輯
知識庫
電子報
基金
房地產
影音
數位文創
有設計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中經社
買東西
展覽
有行旅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世界日報
聯合學苑
App
退休力大調查
動物權利
偏鄉教育
社會企業
體檢行的正義
搶救能源弱勢
海洋危機
為未來種一棵樹
拆解退休金炸彈
願景行動者
觀點新世代
願景選讀
採訪線外
飲食革命
偏鄉長照
隱形農業大軍
願景工程Action
罕病重生
永續能源之路
綠生活實踐+
新課綱 救科技
公民沙龍
Web only
都市在發燒
3C破壞王
豬事大急
隱私網戰
尋找台灣閱讀力
幸福台灣巡禮
校園營養午餐
都更追追追
世代共好
AI時代
活躍老化
找溪望救水路
八仙追蹤
守護農民
公路正義
毒癮悲歌
醫療支付
餐桌危機
高教十字路
翻轉公廁
百種興盛
世代調查
小心歧視
賦稅正義
尋找隱形冠軍
願景在地
對話世界
蚊子館怎麼滅
青年論壇
民主路 向前行
把水找回來
還鄉幸福
電子發票
南向新世力
還我山河
青年尋路
守護消防員
微型保險
偏鄉金融
食物銀行
台灣快轉
願景夥伴
關於我們
議題總覽
udn
/
願景工程
/
南向新世力
主編精選
【南向新世力】導讀
南向新世力…星火燎原 此其時矣
台灣「新二代」 布局東南亞的尖兵
文化不認同 台灣對新住民少了尊重
東南亞語 業界搶著上、校園冷清清
語言×文化 台灣新二代拚突圍
回外婆家 越語救命…自卑變榮耀
移民特考 語言變戴天心秘密武器
阮青河為愛留台 作業員變大學師
返泰,看!新住民媽媽發光
導論
台灣「新二代」 布局東南亞的尖兵
黃昏後的夜市,一家家寫著「古早味」、「傳統小吃」的攤商,人流如織。豎起耳朵仔細聽,熱切的招呼聲,常攙雜著不同的口音。
別讓新住民子女成了「遺失的拼圖」
資訊圖表/新住民知多少
現況
文化不認同 台灣對新住民少了尊重
清晨四、五點,南投魚池鄉仍籠罩在朦朧中。此時,有群人躡手躡腳地起床,深怕吵醒熟睡的丈夫和孩子,頂著夜色準備好家人的早餐後,熟練地換上採茶裝,背著斗笠,帶著中餐出門和其他採茶工會合,開始一天忙碌的採茶工作。她們清一色幾乎是遠嫁來台的南洋媳婦。
媽是新住民 難啟齒的秘密
兩代母語斷層╱台語流利 母語卻「卡卡」
兩代母語斷層╱母語培訓營 新二代好少
兩代母語斷層╱看不到好處 寧可學英文
教學現場
她們家越語變愛語 不禁不消音
母親節前的周三早晨,北市雨農國小校園迴盪「媽媽的眼睛」朗朗歌聲,不同的是,二年二班全班齊唱後,身穿金黃色越南傳統長襖的吳承浩,走上講台,眨眨眼睛說:「我用越南文唸一遍,有沒有人幫我翻譯?」
母語學習路 認同、教養最大阻礙
他們家周末學越語 爸爸也來了
老師怎麼教╱面對差異 教學第一步
媽媽怎麼教╱母國文化 傳承缺自信
企業心聲
東南亞語 業界搶著上、校園冷清清
周一晚間六點五十分,信義路下班車潮正蜂擁,拐個彎進金華街,政大公企中心越南語教室已全數滿座,中年的企業主管、穿套裝的粉領族翻開課本,一句句認真複誦。
日、韓深耕東南亞 台灣大落後
駐外連當地語言都不通 上談判桌先輸一半
解排華心結 「文化力」是鑰匙
龍應台:用文化和東南亞握手
跨國採訪
語言×文化 台灣新二代拚突圍
台灣味丹,在越南投資超過廿年,目前仍然獨霸越南內、外銷味精市場。越南味丹三千多名員工中,有台灣人、越南人及外籍人士,但沒有新住民二代。味丹策略長謝朝煌認為,新二代若要有競爭力,該掌握「兩邊」優勢,若只擁有一邊,顯不出特色。
越南篇/刻板印象? 赴越一趟必改觀
越南篇/越人缺忠誠度 台商盼新二代扛重任
越南篇/黃金交叉樞紐 「忽視越南就等邊緣化」
越南篇/排華後省思 台越綿密通婚關係重新珍視
印尼篇/印尼瘋華語 我新二代優勢在哪
印尼篇/新二代增值…3語通吃 會說還要能寫
柬埔寨篇/入柬競爭 能力決定勝負
柬埔寨篇/赴柬落地生根 加分題在語言
柬埔寨篇/柬國經濟起飛 新二代卡位要快
回外婆家
回外婆家 越語救命…自卑變榮耀
越南永隆省,位於胡志明市西南方一百五十多公里,這是台灣媳婦潘氏蓓竹的故鄉,六月底,她帶兩個女兒周琬宜、婉婷及女兒老師林靜宜、王意惠返鄉。
返泰,看!新住民媽媽發光
國台泰三聲道 「這是我的優勢」
2000公里的家訪 師生角色互轉換
堅持媽媽的話 母系親族愛不斷
民間力量
李鴻源:人口問題 比土石流更需關注
「廿萬新住民二代好好教,十六年後我們就有廿萬名講東南亞語的生力軍。」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說,政府應更重視新住民及二代培力,成立跨部會新住民政策統籌單位,規畫整體「戰略」,善用新二代母語優勢,培養更多國家級人才。
錢復:讓新住民用先天優勢 往前一步
外婆橋計畫 推動多元文化成使命
二代培力 個個都是文化大使
台灣女人 演活南洋姊妹心聲
發光發熱新住民
阮青河為愛留台 作業員變大學師
從漂泊移工、嫁為台灣媳婦,到拚上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班,「跨域」的經歷讓越南籍的阮青河熟稔五種語言,她對語言文化的重視,無形中傳承給下一代。
溫柔的漫長戰役 陳凰鳳全為下一代
搶救文史 新住民王麗蘭帶隊到大馬
期盼平權 單親媽李佩香投身社運
脫離家暴 阮金紅掌鏡熬成導演
林麗蟬風靡老少 社區推她當領導
發光發熱新二代
移民特考 語言變戴天心秘密武器
「從沒想過,我會因印尼語順利找到工作!」廿九歲戴天心是印尼華僑二代,前年在第一屆移民特考印尼組考試中脫穎而出。目前在移民署台北收容所擔任科員。她以自身經驗建議新住民二代學好母語,「多會一種語言,絕對是優勢」。
母語當跳板 鄭堯天不到30歲年薪百萬
電影啟蒙 鄒隆娜拍片縫台菲裂痕
教媽媽的話 蔡宇傑大學月領40K
海倫清桃 台灣演藝圈唯一「新台灣之子」
「媽我愛妳」 十多年認同掙扎
現況與問題
火炬計畫上路兩年 是「煙火」還是「火種」
走進屏東縣鹽埔國小,教室裡學童望著台上的母語老師,說著中文,夾雜著聽來似曾相似,又帶點陌生的語言。這天上課的講師是好好婦女協會的工作人員謝莉莉、胡清嫻,她們來自印尼和越南,在台灣最南端落地生根。
南向尖兵?新二代資源匱乏 急待救援
「新娘變老娘」 新住民想參政最多等18年
新二代雙語優勢未建立 最缺社群平台
學者觀點╱新住民是學習典範 非教導對象
政府能做什麼
南向新世力…星火燎原 此其時矣
東協已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數十萬名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二代,也將成為台灣未來國力的重要支柱。七月底,時任經濟部長的張家祝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新的語言、大家都能學,但文化是學不來的,新二代的文化背景就是先天優勢,非常適合培育為貿易人才。
新二代 絕對是台灣明日優勢
移民政策╱東南亞新二代 點燃經貿小火炬
觀光領航╱台灣雙語優勢 「筷子經濟圈」突圍
教育扎根╱培育南向人才 吳思華上任大考
願景回響
吳思華:加強新住民故鄉人才布局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晚表示,他打算推動「全球人才布局方案」,針對東南亞等新住民故鄉及有發展潛力地區,選送學生前往留學或做博士後研究,加強培育相關語文人才及師資;同時明年試辦大學「特殊選才」,學校可用非筆試方式招收新住民,暢通他們的進修管道。
商店櫃上異鄉書 新移民在此憶鄉
新住民母語 研擬納入國小課程
貿協育才 開東南亞語課
求職利器…他會越語 不到30歲薪10萬
國中小樂學新住民語 教部4月起補助
培育南向新世力 國中小動起來
高中職 設新二代就業專班
關懷新住民 文化部年明增列預算
外配林麗蟬 設書櫃推共讀
新二代母國當志工 青年署擬補助
最新文章
幸福城市第8站/台中產業齊聚 城市蛻變
幸福城市第8站/盧秀燕 改善財政催動經濟
幸福城市第8站/台灣人壽曾玉潔:線上+線下 服務效率UP
「你沒見過的戰爭」 龍應台基金會春季思沙龍3/7線上直播
School28來囉 首家社創人才學校招生 打造ESG專才
願景工程粉絲團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