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
山林管制
台灣篇/蔬茶濫墾 高山的美麗與傷痕
「投八十九線」(力行產業道路)堪稱全國最高、最驚險的道路,原本只是鄉間小徑,南投縣府為了山上農業及住民方便,認養為「縣道」,這些年來付出的修護代價,就如崩落的土石,看不到盡頭。 三月十日,春雨方- 台灣篇/神木村毀 「和老天爺租約到了」
- 台灣篇/溫飽的路?森林無路! 保育與生計拔河
- 台灣篇/護林新出口…平地造林高山疏伐
- 台灣篇/芬蘭經驗 退租還林逐步到位
- 芬蘭篇/管制伐木 森林…芬蘭的靈魂與麵包
- 芬蘭篇/森林是我家 插千白旗擋財團濫砍
- 芬蘭篇/護林電腦化…GPS伐木 只砍能砍的
- 名家觀察/夠用就好…芬蘭不濫建 修路節制
- 採訪側記/到芬蘭才知…「森林無路」有新解
- 採訪側記/台芬都開發腦礦 芬蘭創意值得一提
土地復育
台灣篇/全台農地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兩周前插秧的有機米,在盛夏八月的夕陽下閃閃發光,再晚一點可以聽見青蛙上演「交響樂」,這裡是台南官田「友善大地有機農場」,遍地生機盎然。但踩著田埂,走到幾公尺外的田區時,一對夫妻戴著口罩、揹著一大桶除草劑,不斷對田邊茂盛雜草噴灑時,硬生生將畫面拉回現實:這才是台灣絕大多數的農田景色。- 台灣篇/手工除草救地 撿福壽螺餵鴨除害蟲
- 台灣篇/水田溼地 挖生態池讓土地活過來
- 台灣篇/借鏡日本 友善土地…慣行農法該改了
- 名家觀察/里山不是夢…日農民做得到 台灣呢
- 日本篇/無農藥減農藥復育農法 豐岡白鸛再現
- 日本篇/生物認證 白鸛清酒名聲響
- 日本篇/針江聚落 人、魚、田共存共生
- 日本篇/綾部小鎮 市長拉青年回農村
- 日本篇/一念留住白鸛飛田
- 採訪側記/日重產地標示 為農民辛勞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