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
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
✕
新聞網
RSS
App
粉絲團
我的新聞
udn family
搜尋
願景
時尚
汽車
NBA台灣
運動筆記
棒協
遊戲
國際
鳴人堂
新鮮事
u值媒
全部
願景
新聞
經濟日報
噓星聞
時尚
汽車
NBA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野球夢田
遊戲
國際
鳴人堂
部落格
u值媒
元氣
話題
倡議
讀書吧
讀小說
讀創故事
優人物
500輯
知識庫
電子報
基金
房地產
影音
數位文創
有設計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中經社
買東西
展覽
有行旅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世界日報
聯合學苑
App
退休力大調查
動物權利
偏鄉教育
社會企業
體檢行的正義
搶救能源弱勢
海洋危機
為未來種一棵樹
拆解退休金炸彈
願景行動者
觀點新世代
願景選讀
採訪線外
飲食革命
偏鄉長照
隱形農業大軍
願景工程Action
罕病重生
永續能源之路
綠生活實踐+
新課綱 救科技
公民沙龍
Web only
都市在發燒
3C破壞王
豬事大急
隱私網戰
尋找台灣閱讀力
幸福台灣巡禮
校園營養午餐
都更追追追
世代共好
AI時代
活躍老化
找溪望救水路
八仙追蹤
守護農民
公路正義
毒癮悲歌
醫療支付
餐桌危機
高教十字路
翻轉公廁
百種興盛
世代調查
小心歧視
賦稅正義
尋找隱形冠軍
願景在地
對話世界
蚊子館怎麼滅
青年論壇
民主路 向前行
把水找回來
還鄉幸福
電子發票
南向新世力
還我山河
青年尋路
守護消防員
微型保險
偏鄉金融
食物銀行
台灣快轉
願景夥伴
關於我們
議題總覽
udn
/
願景工程
/
還鄉幸福
主編精選
【還鄉幸福】導讀
基隆少女之父 動漫行銷故鄉
「後龍大小事」社群串連軟實力
這世人 作故鄉的孫仔
大鳥歸巢 用鍵盤救部落文化
檳榔攤老闆 臉書揪團愛水里
發展生態旅遊 5碩士生「黏」在恆春
婆婆媽媽 守護孩子柔道夢
假日農夫展長才 e展長才助鄉親
1支毒針頭 觸動他改造家鄉
返鄉築夢
矽谷男返台當兵 原鄉熬出蜜桃醬
不少人遊歷世界後才感嘆「還是台灣最美!」台灣的美,除了自然風光,還有深愛這塊淨土的人;有人放棄高薪、有人被笑傻子,但仍咬牙堅持,默默投入守護鄉里,因為他們堅信,「故鄉會因為我們變得更好!」
偏鄉行醫 台北不缺我 這裡只有我
鮭魚返鄉 大發工業區台商回來了
「微熱山丘」包養 鳳梨農苦盡甘來
遍撒音樂種子 小提琴不再貴族
希望小學堂 美濃孩子的教學醫院
白領挽袖養魚 全家人一條心
「村上村樹」12年 北回歸線變綠帶
百人集資千萬 推動「環境信託」
復育百合賠不怕 阿憨「鬧革命」
穿梭阿里山 小護士守護族人
診所包接送 病人抓雞來報答
一人顧百人 巡迴鄉間看頭殼
看更多內容
青春版
夢想起「舞」 在家鄉不必在遠方
這是個很特別的場景,舞蹈教室外就是養豬場,豬叫聲與教室裡的現代音樂完全不搭,黃文人和舞團正展開每周的固定團練,優雅身姿絲毫不受影響;面對旁人疑惑,黃文人總是笑說:「這就是家鄉的氣味!」
脫白袍、當薑軍 種出祖田新生命
五男組「台青蕉」 樂團 唱銷旗山蕉
花蓮的SOGO 「五味屋」集點賺幸福
我們這一家 天天都釀醋
老裁縫新創意 花布包變潮包
還鄉幸福青春版 看草莓族打拚
三兄弟同心 麥灰燒紅趙家窯
浴室練發音 靈魂貫通掌中戲
安平樹屋老厝獲新生 磚瓦傳奇再續寫
專業是王道 電子新貴做水電
無形的聲音 全在他的音效庫
小小事務所 把台灣文創推向國際舞台
看更多內容
夢想‧家北市篇
還鄉幸福2.0 種回阿爸一畝田
「有了網路社群的幫助,返鄉圓夢更給力!」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今天起推出「願景在地─還鄉幸福2.0」系列,數位時代網路社群已成為e世代返鄉逐夢的重要推手 。
工程師變園丁 守護花田心事業
七年級生賣茶 鐵觀音入牛軋糖
社規師回故里 書寫百種北大同
尋訪打石文化 修復唭哩岸故事
文創妝點百年 老餅鋪口味革命
夢想‧家桃園篇
深耕安心米 粉絲e起來
28歲的馮聖方7年前接手父親「龍德米庄」,以無毒農業轉型運作,卻難開拓客源;他透過臉書和「248農學市集」,將消費者的需求結合產品,找到最適合的銷售通路,擦亮米庄的招牌。
十字弓好手 賣幸福故鄉茶
返鄉年輕人 揪龍潭人行善
海歸兄弟檔 美學帶進八德
夢想‧家台中篇
咖啡書房 煮出在地文藝復興
「地方在滾動,自己若什麼都不做,無法掌握故鄉未來樣貌!」在聯合報當10年副刊主編的林德俊,因萌生讓家鄉重現風華夢想,偕妻子辭去工作,回台中霧峰故鄉開設「熊與貓」咖啡書房,賣的不只是咖啡,還有「在地文藝復興」的文化價值。
食物銀行 資源直送弱勢戶
古屋留客 百年餅鋪變茶館
公益社群 點子皇后揪漂書
愛的木工 廢材變藝品助貧
夢想‧家台南篇
鄉親啊!「故鄉就是愛人」偶要翻轉左鎮
「左鎮人‧故鄉是我的愛人」,電影導演林福清返回家鄉台南左鎮,成立「偶的基地」催生本土偶,還接連舉辦演唱會、嘉年華會,儘管背負一身債,依舊堅持要以文創方式「翻轉」家鄉的命運。
活化港東 謝俊煌造金獅門牌
有機歸仁 陳柏菁組青農社群
深耕安定 王瑞閔開發無患子
文創土溝 吳氏三兄妹不分家
夢想‧家高澎篇
故鄉地受傷了 畫畫療癒甲仙
甲仙畫家馬若珊旅居美國10年,為了照顧年邁父母帶和籍夫婿返郷,在社區大學開油畫班,培養社區藝術種子,今年還與鄉親成立「甲仙人展藝中心」辦展覽,並發起彩繪貓巷活動,透過臉書串連,為甲仙注入活力。...
雄青下一步 做最好牛仔褲
對六龜講義氣 虛擬寵物賣溫泉
不只觀光業 網路細說菊島
美濃上臉書 有問題我來解
夢想‧家宜蘭篇
穿過隧道創造天光 宜蘭囝仔返「丟丟銅」
「火車穿過隧道後,映入眼前的是龜山島,喚起了我的鄉愁…」宜蘭縣丟丟銅青年協會主辦的「礁溪青年論壇」上,返鄉作廚師的陳鼎儒,娓娓道來回鄉初衷,是看到插畫家「鉛筆馬丁」的「龜山島」畫作,激起熱血。
青農棄百萬薪 企管務農
回舊部落尋根 重建泰雅家屋
老旅社 變創意澡堂
夢想‧家新北篇
1支毒針頭 觸動他改造家鄉
三峽子弟林峻丞成立「甘樂文創」公益藝文平台後,妥善管理臉書社群,擁有近2.7萬名粉絲,成為後來推動弱勢學童「小草書屋」的依靠,現在更是結合專業服務與社會改革理念的資訊平台。
紙娃娃做動畫 引來鬼片挖「角」
用心種出冠軍茶 組茶青團切磋
新生代漁人 宣傳龜吼之美
文創手繪明信片 把台灣寄出去
夢想‧家新竹篇
婆婆媽媽 守護孩子柔道夢
新竹有一群偏鄉的單親、經濟弱勢孩子懷抱柔道夢,卻因家境等條件中斷。一群婆婆媽媽透過臉書合力守護這些孩子圓夢,5年來每月各捐500元買菜錢,資助20位孩子接受免費柔道訓練,還提供住處讓他們一起生活、接受訓練,小選手們爭氣奪獎回報,不讓支持他們的人失望。
新埔宗祠博物館 老廟也有新鮮事
見域Kendama 《貢丸湯》細說風城
新竹縣13好市集 小農種菜上網賣
沺源青工作室 帶學生認識田園
夢想‧家彰化篇
好食花派對 創新設計為永靖鄉「創生」
彰化外漂子弟與各領域設計達人為翻轉老化社區,去年開始先以彰化縣永靖鄉為起點,他們盤點在地資源,建立地方元素庫,最近還以當地重要產業「菊花」為主題製作電子書、讓花卉入食等,希望透過創新設計為家鄉創生。
用旅行改變家鄉 打造老巷弄的大冒險
八卦山下一家親 聊八卦變成商機
人生不斷轉彎 五金專長養蛋鴨
新穎設計 為無毒白米穿新衣
他開餐飲補習班 當婆媽料理醫生
夢想‧家雲林篇
假日農夫展長才 e展長才助鄉親
「斗六人社交圈進化版」臉書公益網路社團版主石宏道,在台中經商20多年,父親1年多前中風,他每逢周六、日返鄉幫忙父母打理文旦柚園,並陪伴年邁雙親,珍惜每周短暫還鄉的幸福滋味。
捨畫養魚 從不懂拚到錦鯉女王
留英碩士 接手家業推在地「良」食
寶貝北港 號召老匠推特色工藝
思鄉遊子 為食安專情健康麵包
夢想‧家屏東篇
發展生態旅遊 5碩士生「黏」在恆春
5名屏東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生,曾跟著老師參與生態旅遊輔導,為讓剛起步的生態旅遊持續發展,4年前創立里山生態公司,和社區居民一起打拚,也為追求夢想打下基礎。
論文洗刷祖先殺水魔汙名 排灣女投入教育
守護小琉球 志工隊潛水清垃圾
「想讓故鄉更好」 5年輕人留屏東
夢想‧家花蓮篇
有機耕作 七年級賣菜交朋友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青鳥生態有機農場」,是2名7年級生王彥棠與趙俐雅一手打造,不同於老農將作物交由盤商收購,青鳥農場選擇發揮網路世代的優勢,透過臉書社群、部落格,直接與消費者互動,也意外結識全台各地推動有機耕作的小農,讓還鄉務農之路不孤單。
青年農夫 漫畫搞笑不搞悲情
古井搞鬼 阿飄踩街成功行銷
復育海稻 拍成電影傳遞信念
夢想‧家基隆篇
基隆少女之父 動漫行銷故鄉
「港灣城姬!基隆少女」粉絲專頁最近在臉書掀起熱議,不到3個月粉絲已破萬,可愛的基隆少女姐妹花「雨鳶」和「吉古拉」,以基隆特色小吃和飛翔的黑鳶為創作發想,融入雨港特色,讓年輕群眾透過動漫少女,重新認識基隆,更愛上基隆。
讀演劇人導演 散播藝術種子
譜曲作詞名家 音樂譜寫故鄉
熱血社運分子 守護文史記憶
夢想‧家苗栗篇
「後龍大小事」社群串連軟實力
臉書社團「後龍大小事」為傳遞地方美好事物,這群「網友」走出網路世界成立「後龍灣工作坊」,期待傳承後龍獨有的環境、農業、藝術與文化內涵,讓更多人看見後龍家鄉之美。.
Hostel以工換宿 深度導遊南庄
技藝po網 藺編跨出國門
工程師種田傅兆銘 微電腦點亮龍洞
日做16小時 蟬聯紅棗王
夢想‧家南投篇
檳榔攤老闆 臉書揪團愛水里
南投縣水里鄉大象檳榔主人陳燈旺三年前自行摸索臉書,推出「我是南投人,更是水里人」臉書粉絲團,發掘青年返鄉與老店故事,粉絲團還幫招不到新生的新興國小招到新生,爭取教育資源,展現社群威力。
鄉親當演員 為社區留紀錄
雲端農民團 最潮的農夫
中興子弟兵 社造e起來
夢想‧家嘉義篇
這世人 作故鄉的孫仔
「分享愛,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35歲的翁聖勳,3年前放棄台北百萬年薪經理職,返鄉投入華山基金會服務偏鄉獨居老人,甚至自掏腰包捐款給學校等單位。他說,只要看到老人的笑容就很高興。
為家族老店 留住世代口味
引進世界藝文 妝點社區內在美
重建老戲院 填補老家地圖
把父親的田 玩成文創品牌
夢想‧家台東篇
大鳥歸巢 用鍵盤救部落文化
背著手編背袋,排灣族青年林志祥騎車到「老」鄰居家串門子,29歲的他用流利排灣族語與和7、80歲長者話家常,大家邊塞菸草邊抽菸斗,嘴裡哼著古調。
吐司達人 臉書湧入饕客群
綠衣天使 LINE傳遞溫馨情
碩士農夫 社群行銷長濱米
茶飲高手 厝邊店家幫按讚
願景回響
工程師返鄉創業 賣手作糕點
新埔鎮民詹志賢原在竹科半導體公司擔任工程師3年,年薪近百萬,他捨穩定高薪,學烘焙、離職,見本報10月初「願景工程—還鄉幸福」系列報導,決定創「Limit手作糕點」品牌,運用網路銷售,分享手作糕點好滋味。
閒置空間將盤整 給返鄉青年用
報導家鄉事 換臉書接棒
「還鄉幸福」很有FU 拍成連續劇
百雙二手球鞋 贈海端鄉民
還鄉幸福熱 台商返鄉做公益
「正向報導 勝過我們10年千言萬語」
台商築夢墾丁 恆春鎮長按讚
要轉型 讓科技扶持農業
付出被看到了 他們哭了
經部啟動「三中一青工程」
回不去的美濃
愛的二手鞋 收到6大箱
看更多內容
最新文章
幸福城市第4站/北市 首善之都 四個第一
幸福城市第4站/柯文哲 建設宜居永續城市
幸福城市第4站/葉栢宏:醫療、長照險 超前部署
傾聽、觀察、不介入 讓孩子自主玩出一座遊戲場
在荷蘭,我用雙腳丈量一條河流
願景工程粉絲團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